2014.09.18 心理測驗(二) 心理測驗的發展史 & 選擇、使用與心理測驗之倫理


心理測驗的發展史
remind:統計複習考 & 確認分組

粗以世紀為分界
  • 19世紀之前
    • 中國周、漢後有粗具規模(非正式)的考試制度
      • 唐、宋之後的科舉大為流行(成就測驗)
    • Plato之著作"The Republic"已提及"個體差異"的概念
      • 與社會學的區別在於,社會學聚焦群體、心理學聚焦個體
    • Aristotle也提及人與人之外除身體特徵外,也存有智慧(nous、哲理)之差異
    • 西方測驗起始於古希臘文明,後雅典學校也使用考試。此後二千年,考試制度應用於歐洲。
    • 中世紀應用於魔女狩獵之手冊"Malleu Malificaum"="The Hammer of Witches"
      • 一、說明女巫存在
      • 二、邪惡之徵兆與症狀
      • 三、說明如何判別女巫
        • 雖方法荒謬滑稽,但為區別個體之粗略方法
  • 19世紀之後
    • 個體差異的研究:始於十九世紀,使用個人觀察辨認之方式進行(不精確)
      • Darwin之物種起源
      • 德國時又心理興起,重視差異之現象。其科學研究精神,對於早期心理學測量具極大影響
      • 19世紀末之Frchner & Wundt之心理物理(psychophysical)測量(如反應時間、個體感受)
    • Francis Galton為心理測驗創始者
      • 發明一些知覺功能的測量(視覺、聽覺辨別能力及反應時間),用以估量個體智力與個體差異
    • B.J,M. Cattell設立心理測驗研究
      • 測量視覺、聽覺之敏銳度、痛覺感應程度、身體耐力、持續力、反應時間,諸如此等動作移動等生理特質
      • 認為上述sensorimentor參數可反映個體智力
      • 第一個稱為mental tests (心理測驗)
  • 20世紀
    • Bient & Simon:認為篩選學習落後之孩童以利政府投注資源協助,認為上述測量為身體功能,而非心智能力。認為智力應為"理解力、記憶力、想像力、審美能力、判斷力、問題解答能力"
      • 發展比西量表,測量一般性的智能(general intelligence),並認為可能與學業表現相關
      • 1908~1911年修改此量表,建立心智年齡(mental age)、試題難度極標準化等重要觀念
    • W.Stern發展智商分數(Intelligence quotient, 原名mental quotient. Terman將之命名為IQ而傳入美國)
      • 為心智年齡(mental age)與實際年齡(choronlogical/acotual age)之比例
      • 後已不使用此代表IQ,但可能用於norm之解釋
    • Terman於1916年將比西量表重新並建立常模
      • 發展Stanford Revision of the Binet-Bimon Intelligence Scale,並增加智商(intelligence quotient)的觀念,並發展史比量表(為後續智力測驗的藍圖)
    • 1920年代Spearman, Thurstone, and Thorndike各自提出致力理論(始有理論出現)
    • D.Wechsler(臨床心理)認為早先測驗主要用於教育及能力分類,不適用於臨床場域
      • 因此發展適用不同族群之智力測驗
        • WISC(1949):對應兒童
        • WAIS(1955):對應成人
        • WPPSI(1967):對應學齡前
    • [團體測驗]
      • 1917年美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,需甄選士兵擔任勤務而產生
      • R.Yerkes 發展The Army Alpha & The Army Beta (陸軍甲種/乙種測驗)。前者為紙筆測驗,後者為非語言版之測驗。
    • [性向測驗]:學習之前的能力;學習之後則稱為"成就測驗"
      •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多為特定的性向測驗(不同於智力測驗由廣至精的發展脈絡)
      • 因素分析(factor analysis)之出現
        • Spearman: general factor + specific factor
        • Thurstone: 7 primary abilities
          • Chicago Test of Primary Mental Abilitites為後續綜合測驗之基本模型
      • 性向測驗發展較緩原因有二:social & statistical reasons
        • 社會風氣:重視智能(能力)而非性向
        • 統計技術:早期技術不足以處理此問題
      •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軍中發展multiple aptitude batteries
        • 戰後,此測驗廣泛應用於工商業界、職業輔導等用途
        • 也發展出DAT, GATB等普通性向測驗組合
    • [成就測驗]重視學習之後的成果,如學校之考試
      • 隋煬帝(AD 607)之筆試成為科舉取士的一部分
      • 歐洲於12世紀後各大學採用考試制度,當時多以口試為主
        • 1803年牛津大學使用筆試(較為客觀)
      • 美國於19世紀中葉之前也使用口試;但1854年在Mann主張筆試較為客觀
      • 英國之Fisher (1864)編制書法、作文、算數、學科等成績樣本,以增進評分的客觀性(似近代的作文考試)
      • 今日所見之標準化成就測驗源於美國Dr.Rice,重視客觀測驗樣本
      • 1904 Throndike之"心理與社會的測量",是介紹以統計方式來發展測驗的最早專書
        • 其也與學生合作編制測樣樣本
        • 為較大規模的標準化承佑測驗奠立基礎
      • 綜合性成就測驗
        • Stanford Achievement Test(1923)
        • Lowa High School Contest Examination(1925)
          *有各科分數與總分數
      • 1963 Glaser提出效標參照測量(絕對性的測量基礎)之概念,專注於特殊學習目標之界定與測量,提升測量之效度。在評分上則對學生對於學習目標之精熟度進行鑑定。
      • 試題種類:口試=>紙筆=>選擇=performance-based assessment
        • 紙筆:批改計分不易
        • 選擇:猜測可能造成誤判,難以精準
      • 集中出版:ETS, ACT, 大考中心

    • [人格測驗]:projective & empirical (投射 & 實徵/自陳測驗)
      • 人格:包含個性、感覺、其敻、動機、興趣、態度、人際關係
      • 19世紀末Jung & Kraepelin 使用單字聯想法(word association)及自由聯想法(free association)試圖了解人的個性、向法、慾望
      • 1918之"Woodworth Personal Data Sheet"屬於自陳量表,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徵兵篩選
        • 開創自陳問卷的先河
        • 缺點為容易被理解,因而有捏造答案之嫌
        • 評估關係的建議、安全的環境,以減少造假的問題(有用嗎?)
      • 1942 Hathaway & McKinley之"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, MMPI)
        • 多向度測驗,可同時測量多種人特質
      • 1921 H.Rorchach "Rorschach Ink-Blot Test"使用自由聯想的方式,說出刺激對其所見墨漬(模糊影像)之印象
        • 假設:受試者在測驗情境中對模糊不清的刺激所引發的反應,可投射出其人格組織的全貌
        • 缺點為不易解釋、難以客觀
      • 1930年代之投射測驗
        • 主題統覺測驗(Theomatic Apperception Tests)
        • 語句完成法(sentence complete)
        • 動態人數房子(KHTP)
    • [臨床心理測驗]
      • 20世紀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為界,有二個發展階段
      • 大戰之前,心理測驗用在學校、軍中、政府機構與工商界:主要用在篩選、分類、輔導和預測。
      • 大戰之後,心理測驗主要應用於臨床場域,因應戰後軍人的安置、規劃等等
        • 也包含社會進步(心理服務之重要),以及統計成熟(分析方法進展)
      • 1960年代之投射技術成為臨床使用之主流
        • 以心理分析為原理
        • 缺點為不夠客觀
        • 但支持者認為可做深入分析
      • 另依臨床測驗為實徵測驗
        • 承接比西量表,以經驗法則為基礎
        • 如明尼蘇打多項人格量表
        • Meehl (1954)發表"臨床與統計預測(clinical versus statistical analysis"比較,主張用統計法及電腦來處理測驗分數與結果
      • 1960年代為心理測驗之全盛時期,多有濫用之問題
        • 1970年代為心理測驗之反思檢討
        • 1960年代時質美國民權運動、行為改變學派及人本心理學之發展時期,對心理測驗多有批判,因而此後側翼之設計與品質多有提升
      • 專業心理學家的出現,使心理測驗的使用以心裡評鑑(psycchological assessment)和決策理論(decision theory)的觀念架構為基礎,力求客觀而提升心理測驗之倫理水平
        • 各學校系所之訓練趨於嚴格,重視non-biased assessment(如不因宗教、種族、性別之影響)
      • 電腦的技術成熟,應用於心理測驗之資料收集、整理與分析
      • 電腦化測驗、電腦化適性測驗
        • 關鍵字:IRT, item back
    • 我國心理測驗發展:分為(1)中國測驗學會成立之前(民20)、(2)中國測驗學會成立之後(民20)、(3)中國測驗學會於台灣復會(民40)
      • 我國教育測驗之發展尤為興盛,遠超過其他領域之測驗發展
      • 民56(9年國教),心理測驗進入新的發展階段(輔導、評量需求大增)
        • 測驗來源;國人編制 or 修訂國外
        • 中國測驗學會發行"測驗與輔導"刊物,多有相關測驗出版
        • 民81後,中國行為科學社型多種測驗(因民83智慧財產法)
        • 心理出版社於1995成立
          • 測驗電腦化
          • 測驗資訊化
          • 測驗諮詢服務
          • 測驗研究發展
        • 大考中心、心理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(考高中)
心理測驗之選擇、施測與倫理
  • 選擇
    • 一般特徵:受測者本身的因素、欲測量之行為或特質、測驗之目的
      • 受試者特質如年齡、人數、語言能力等等
      • 測驗特質如憂鬱程度、動作功能等等
    • 技術品質:心理計量學的角度來衡量,如信度、效度、標準化、常模
      • 可參考其施策手冊,提供相關實證基礎
    • 可用性:方便、省時、經濟(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多資料)
  • 施測
    • 標準化程序:指導語、工具擺放、評分與解釋依循特定的流程
    • 盡可能創造良好的測驗環境
      • 最佳反應測驗:最大的能力評估(減少干擾,可最準確評估能力)
      • 最典型測驗:最典型的本質(如舒適、安全及信賴,可得典型資料)
    • 事前準備
      • 手冊閱讀
      • 熟悉程序與指導語及規範
    • 測驗環境
    • 測驗材料(手冊、題本、工具、計時等)
    • 施測者與受測者關係(:融洽"=信任、安全)
    • 施測進行:依標準流程進行
      • 紀錄行為觀察,以利結果解釋
  • 評分
    • 系統性衡量、客觀、系統化
    • 項目評分、分測驗和總測驗之原始總分、常模使用,以及原始分數轉換之流程
    • 某些測驗需針對受試者的回應品質而評分(如投射測驗等受主觀影響之解讀),此計分者須說明充分、周全,且施測者須訓練有素
    • 講求客觀、避免主觀影響之
    • 原始分數不具意義,需進行轉換後方能解讀
  • 解釋
    • 測驗分數與相關資料分析
    • 測驗結果意義之確認
    • 將測驗結果傳達給受試者及原轉介單位
      • 雙向溝通
        • 認知層面:測驗之概念,以及測驗結果之意義
        • 感性層面:預期受試者(家屬)對測驗之接受程度
    • 追蹤
  • 影響測驗的外在因素
    • 施測者的因素:年齡、性別、種族、背景、人格、經驗等
    • 受測者的因素:
      • 應試技巧:題型、作答方式等
      • 教授測驗:已知道精確測驗之題目而能有所準備(破壞測驗)
      • 測驗焦慮:
        • 情緒焦慮:冷汗、發抖、跑廁所=>行為治療、諮商之策略
        • 認知憂慮:信心崩盤、自我失敗的預言
倫理道德
  • 使用條件:專業知識與訓練
  • 測驗複雜程度: 1996 教育和心理測驗標準
    • 教育成就和職業技能:教師經訓練、可充分說明指導語即可。
    • 性向測驗和興趣量表:需進行統計與個體差異分析,需具備相關知識。
    • 個人智力測驗、人格量表、投射測驗
  • 完整測驗包含:選擇、施測、評分、解釋、處置
  • 心理測驗不僅止於施測、評分、解釋,更重要是尋求合理有效之後續規劃(介入)
  • 測驗發行者和持有者的責任
    • 發行測驗:分級、資格限制
    • 測驗安全:在不破壞測驗的前提下,允許受試者練習(理想)
    • 隱瞞測驗:不提供任何練習機會
  • 受測者隱私的保護
    • 隱私權:受試者有權決定對其思想、感覺、有關個人的事實在測驗上是否加以透漏,或做何種程度的透漏
    • 原則:知情同意(informed consent),未徵得同意則不得進行測驗
      • 說明測驗目的、資料類型、接觸者,以及受試者有拒絕回答之權利
      • 雙重假設:受試者本身的福利、施測者知的權利
    • 相關性或適當性:只能詢問與測驗相關的問題(避免不相關的私人資訊)
      • 資料保密性:儲存、資料接觸者、保存期限(後銷毀)
  • 可能存在的連帶責任與道德責任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