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.09.24 &2013.10.01&2013.10.08 知覺心理學 (三) Neural Processing and Perception

2013.09.24 知覺心理學 (三)   Neural Processing and Perception
  • 神經網絡:神經訊號彼此交織而成,平均而言,一個神經細胞可接受其他1000個神經細胞的軸突接觸,然而其主要特質約由20~30個神經元之訊號所決定
    • 訊號傳遞:電訊號(action potential)&化學訊號(neurotransmitters)。
  • 感光細胞比較: Rod v.s Cone
    • 暗適應的速度
    • 形狀
    • 光敏感度
    • 接收光譜
    • 數量
    • 分布
  • EPSP and IPSP:細胞訊號有所謂的好消息與壞消息,即為促進性與抑制性之概念。
    • EPSP:促進性訊號,可促使去極化產生。
    • IPSP:抑制性訊號,可促使再極化產生。
  • 側抑制作用(lateral inhibition)

  • (圖片來自:http://www.yorku.ca/eye/hermann.gif)

    • 最早的實驗為Hartline以甲魚為對象執行之研究,其為複眼結構(ommatidia),單一眼細胞具有自己的角膜與感光細胞,且尺寸較大,方便於實驗中分離刺激,而實驗結果發現,周邊的刺激將抑制中樞刺激的神經衝動,此現象被稱為側抑制(lateral inhibition)。
  • 側抑制在人眼中也有這樣的狀況,以下將以三個例子解釋之:
    • Hermann Grid(Schiller &  Carvey 2004)

      • 神經元之間的作用,可粗分為促進性(excitation)以及抑制性(inhibition)兩種模式。
      • 感光細胞連接雙極細胞,並於雙極細胞之間有橫向細胞(horizontal  and amacrine cells),並於對應之雙極細胞間存有此促進/作用機制,此機制可提升感光細胞與周邊之對比,進而提升敏感度。
      • 概念上,雙極細胞所得基礎衝動強度,與感光細胞接收之光線強度呈現正相關,而其對周邊之抑制效益約為衝動強度之10%;換言之,接收到的光強度越強,其衝動頻率越高,但對周邊的抑制效果也越高。
      • 儘管可於視網膜上討論其作用,但對於不同方向、形狀之方塊,則其效果強弱又有所不同,因而此現象似乎並未完全由側抑制所造成
      • 於十字形排列之方式討論:
      • A、B、C、D、E分別為不同的感光細胞。
        • 於此類白色十字交叉圖,中央區域隱約出現較黑之方塊或者圓形,但仔細看卻消失。
        • A、B、C、D、E分別接收到相同強度之光,假設單位為100,則其將對周邊之雙極細胞提供10單位(10%)之抑制,如圖上紅線箭頭所描繪。
        • A之雙極細胞接收到來自B、C、D、E四方的抑制,因此其知覺強度應為100-40=60;然B、C、D、E個別接收到來自於A的抑制,因此其知覺強度為100-10=90。
        • 基於上述解釋,因而產生中央較周邊區域為黑的感受。
    • Mach band:色階的差異討論,可知覺色階邊緣處出現特別明/暗之處
      • 此圖可見,於兩顏色轉變之間,呈現較亮/暗之線段。
      • 假設於兩顏色之間,左邊的顏色稱為A,右邊的顏色稱為B,且A的顏色較B為深,且A與B中各有5個感光受器,分別以A1~A5、B1~B5命名之。
        • 因A較為黑暗,因而其接收到的光強度較弱,假設為20單位,則其對周邊抑制為2單位(10%)。
        • 因B較A為明亮,因而接收到的光強度較強,假設為100單位,則其對周邊抑制為10單位(10%)。
        • A1~A4之間,皆接收到20單位,並且接收到來自兩側之抑制-2單位,因此平均而言每個雙極細胞接收到16單位。
        • B2~B5之間,皆接收到100單位,並且接收到來自兩側之抑制-10單位,因此平均而言每個雙極細胞接收到80單位。
        • A5接收到的強度單位為20,來自A4之抑制為-2,來自B1之抑制為-10,因此其感光單位為8單位。
        • B1接收到的強度單位為100,來自A5之抑制為-2,來自B2之抑制為-10,因此其感光強度為88單位。
        • 因此,於A5,B1處,呈現特別明、暗之線段,即為色差間知覺之特別點。(Match band之紅色部份為經廖浚宏提醒後修正處,特此感謝!
    • Simultaneous contrast:

      以側抑制解釋,背景為黑色之方塊,其受到周邊抑制量較少,相對於背景為白色之方塊,其受到周邊抑制較多,因而顏色較深。
    • 然而,側抑制也有不能解釋的地方,如White's illusion

      如圖,A、B區域之灰色方塊顏色相同,然周邊組成將影響知覺解讀,可見A區顏色較深而B區較淺。
      側抑制解釋之,因A區上下皆為黑色,受周邊黑色影響較多(相當於光線刺激強度較小),對灰色區域之抑制亦較小,理論上顏色應較淺;相對之下B區域因周邊多為白色,光線刺激較強,對於灰色區域抑制較多,因而顏色應較深,然觀察結果並非如此
    • Gilchrist嘗試提出解釋,其以歸屬(belongingness)描述之,認為A區域之灰色受背景白色影響,因A區被理解為在黑色橫條之下B區則受黑色橫紋影響,因其被理解為在黑色橫紋之上
    • 儘管以歸屬解釋之或有道理,但仍難以完全解釋此視幻覺,如顏A區與B區方塊內之顏色一致,然而側抑制或者歸屬應針對接觸點附近影響較深,理論上應產生中間與周邊顏色差異,但實際上未出現,因此仍有其他影響因素
      summary:lateral inhibition可解的例子包含:match band、 Hermann Grid and stimultaneous contrast,而無法解的如White's illusion。
  • 接受域(Receptive field)
    • Hartline於蛙眼實驗裝,嘗試將光點投射於視網膜上,並且測量單一視神經之衝動反應,結果發現僅有小範圍區域(但大於單一感光細胞)可引起衝動,因而將此區域稱為接受域(receptive field)。
    • 接受域為數百乃至數千感光細胞,其衝動共同匯入單一視神經細胞中(匯入同一個視神經元之所有感光細胞之範疇),而將視網膜上大量之感光細胞分數個小區域,彼此管理該範圍內之刺激輸入,類似於足球場上平均分布著大量裁判,彼此掌管各自周邊之領域裁判之概念。
    • 此外,他也發現receptive field有重疊的現象,換言之,感光細胞傳遞訊號,經雙極細胞時,除了convergence之外,也存有divergence的狀況。換言之,RF在感光細胞層級中並沒有重疊,然而進入雙極匯入神經節的時候,則有明顯的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的情況。
    • 後續Kuffler & Barlow使用vivo recordings之方式研究貓的視覺,發現收光線範圍大小與firing in rate之大小,進而歸納出收收斂特質(convergence),可分為兩種型態:
      1. 中央促進-周邊抑制型接受域(excitatory-center, inhibitory-surround receptive field):又稱為on-center, off-surround,表示於中央區域之刺激可產生促進效果,而周邊之刺激產生抑制效果。
      2. 中央抑制-周邊促進型接受域(inhibitory-center, excitatory surround receptive field):又稱為off-center, on-surround,表示於中央區域之刺激可產生抑制效果,而周邊之刺激產生促進效果。
    • 換言之,中樞與周邊之感光細胞各自有對應之雙極細胞,再透過橫向細胞構成彼此之影響。
      P.s) 光壓在抑制區,並且於移除後,會出現一個密集的神經衝動,此現象為抑制突然解除,造成能量瞬間釋放之結果。
    • 此系統機制又稱為中央-周邊拮抗機制(Center-surround antagonism)
      P.f) 此可比較感光細胞與神經節細胞之接受區域的差異
      • 感光區域沒有側抑制,但神經節區域有
      • 感光區域沒有重疊,但神經節區域有。
      • 感光區域沒有center surround antagonism,但神經節區域有。
      • 換言之,各種加加減減的狀況,都發生於雙極細胞之後。
    • Review:visual pigment=retinal + opsin,其中retinal受光刺激之後,會與opsin分離並影響電位變化,然而,其造成的影響是電位下降,而非去極化(電位提升)。
    • Review 2;
      Retina
      LGN
      V1
      Rod (on/off & M/P)
      Cone(on/off & M/P) 

      至少有8bipolar cell
      6.C (* off)
      5.I (* off)
      4.C(* on)
      3.I (*on)
      P
      2~3
      Con
      Mix
      Ipi
      最早開始資訊混和的區域,
      無論con/ipi & M/P
         
      4C Alaph
      M1
      M2
      4C beta
      P4,6
      P3,5

      Con
      Ipi
      2.I
      1.C
      M
      *on/off,於人與猴類中關係不明顯,但對於某些物種則明顯,因此並常態規律。
      note;自V1之後雖然有不同的途徑與網絡,但實際功能上的了解仍有限。
    • On-center/Off-center bipolar cell:
      • 前提:
        1. 無論Rod與Cone receptor,都連接到兩種雙極細胞,此二種細胞因受器之不同,造成對glutamate之反應不一,進而交織出中央-周邊刺激之機制。
        2. 感光細胞受到刺激時,其電位變化為hyperpolarizatioin,並且減少神經傳遞物質(glutamate)之釋放。
        3. 雙極細胞依對glutamate之反應,可分為on-center bipolar cell(使用mGluR6 receptor)以及off-center bipolar cell(使用AMPA receptor),對光與暗有不同的反差,進而可提升敏銳度。
          note:Bipolar cell依細胞尺寸與傳導途徑,可分為大的Magno/Parvo兩種,其次依其連接的感光細胞種類,再分為rod / cone receptor兩種,而可再依對glutamate之反應,分為on-center/off-center兩種,因此,至少存有8種以上的雙極細胞。
        4. 橫向細胞(horizontal cell),glutamate對此細胞具有刺激作用,可使其depolarization,進而釋放GABA造成周邊的感光細胞hyperpolarization,減少周邊感光細胞glutamate之釋放。
      • 中央(center):
         p.s)glutamate是一種興奮性的神經傳物質,對應GABA。
        • 當提供光線多時:中央的感光細胞產生過極化(hyperpolarization),減少末端glutamate釋放:
          • (on-center):對於mGluR6 receptor之抑制減少,而使雙極細胞去極化(depolarization),並將此電訊號送往神經節細胞。
          • (off-center):對於AMPA receptor之刺激減少,而使雙極細胞過極化(hyperpolarization),因而抑制神經節細胞的電訊號。
        • 當提供光線少時:中央的感光細胞產生去極化(depolarization),釋放較多的glutamate:
          • (on-center):對於mGluR6 receptor之抑制增加,使雙極細胞產生過極化(hyperpolarization),因而抑制神經節細胞的電訊號。
          • (Off-center):對於AMPA receptor之刺激增加,使雙極細胞去極化(depolarization),並將此電訊號送往神經節細胞。
      • 周邊(peripheral)
        • 當光線照射於周邊區域時:
          • 感光細胞受到光刺激,產生過極化作用(hyperpolarizaion),使glutamate分泌減少。
          • glutamate分泌減少,使橫向細胞(horizontal cell)產生過極化(hyperpolarization),使GABA分泌減少。
          • GABA分泌減少,使相鄰的感光細胞去極化(depolarization),進而提升glutamate之釋放,達成抵銷之作用。
  • 視覺系統(Visual system)
    • 光線經視網膜接收,轉變為電訊號,經由視神經離開眼球後,訊號傳往視丘(thalamus)內之外側膝狀核 (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, LGN)以及上丘(superior colliculus),後再次送至枕葉初級視覺處理區(primary visual receiving area),又稱為初級視皮層(striate cortex)或V1視覺區(IV層),最後分為兩條途徑,分別達temporal lobe以及parietal lobe。
    • 外側膝狀核(LGN)亦存在中央-周邊接受域之系統,其且處理90%之視覺電訊號,而上丘(superior colliculus)則處理約10%之訊號。
      • LGN可同時接受來自大腦皮質與眼球之訊息,並將訊息回傳給大腦,其可能扮演閘門、調節者之角色,輸入資訊量可能與注意力(attention)相關。其中以來自大腦的訊息最多,其次為眼球,而回傳大腦最少,此來自於皮質之訊息稱為回饋(feedback),用以調諧回傳大腦之資訊篩選。
      • LGN結構上可分為六層,各單層僅處理單一眼球之資訊,其中1,4,6處理對側訊息2,3,5處理同側訊號,且1,2層接收大細胞的訊號,3~6則接收小細胞的訊號。因此,至少在input phase並沒有混和的狀況,直到V1 cortex的四層以下開始有所交流。
      • Hubel & Wiesel同時紀錄視網膜與LGN之電位,發現LGN存在中央-周邊接受區域作用,以及兩者間具有對應關係,換言之,兩者其實是相似的
    • 神經視網膜地圖(retinotopic map):物體反射之光,經角膜與晶體折射後投影於視網膜上為一倒立縮小之像,並且為各區域之感光細胞所接收並且轉換為神經電訊號;然而,此等訊號傳至皮質區時呈現相對應之關係,即特定視網膜區域之訊號傳至特定大腦皮質區,反過來亦可透過活化之大腦皮質區反推物品出現於視網膜上之位置,此稱為神經視網膜地圖(retinotopic map)
    • 神經皮質放大作用(cortical magnification):視網膜與大腦皮質之間存有對應性,此為上述之神經視網膜地圖,然而其面積分配有所差異,中央窩於視網膜上僅占0.01%之面積,但卻有8~10%的腦皮質處理此區訊號,此狀況稱為神經皮質放大作用。
    • 初級視覺皮質(strate cortex,又稱為V1 cortex):其組成包含三種細胞,其對不同刺激有所反應,因而又稱為特色感應器(feature detectors)。
      • 簡單細胞(simple cortical cells):包含兩個重點,一個是其visual field與視網膜與LGN不同,以直線排列(side by side)為主,有促進、抑制機轉,對於不同角度之物件有不同的刺激模式,透過大量實驗歸納出其對於垂直之刺激有最強反應,因而其刺激-抑制區域分界,應為垂直走向,以促進、抑制、促進之序列存在。
      • 複雜細胞(complex cortical cells):與簡單細胞相似,對特定移動方向具敏感性,然不同點在於簡單細胞對靜態刺激有所反應,而複雜細胞則對動態刺激有所反應。複雜細胞對於左上至右下之移動方向最為敏感,推測其可能由簡單細胞匯聚而來。
      • 端點細胞(end-stopped cells):與複雜細胞相似,對於動態刺激有所反應,其重視的特色為對邊緣感敏,換言之,長度、角度,其中以中等大小之角度反應最大。
  • 選擇性適應(selective adaption)
    • 神經細胞對於特定且長時間之刺激,會出現反應下降、閾值提升之情況,稱為適應
    • 然其僅對於其他刺激之神經則無影響,因此適應具選擇性。
    • 測量選擇性適應,常以光柵(grating)作為刺激,其有三種要素:
      1. 光柵角度:相對於垂直之偏差角度。
      2. 光柵對比:明暗之間的差異程度,其絕對閾可作為敏感度指標。
      3. 空間頻率:黑、白之間的距離,單一寬度越高則空間頻率越低。
    • 方法:先測量不同角度之光柵絕對閾,建立標準值,後讓受試者看著垂直光柵一段時間(過量刺激),後再測量各光柵角度之絕對閾。
  • 選擇性剝奪(selective rearing):生長於水平光柵之小貓,其細胞對水平刺激較為敏感;生長於垂直光柵之小貓,則對垂直刺激較有反應。(此作用應發生於V1 cortex區域,因此區域之後方對方向性有所轉變)。
  • Columns in the striate cortex(V1 cortex):retinaotopic map是皮質與視網膜之對應關係,Hubel & Wiesel將電擊插入貓的striate cortex(包含垂直置入以及斜向插入),得到下列內容(note:column的方向性,垂直於皮層表面)
    • location column:垂直插入之電擊,發現於不同皮質層,對應之視網膜上視野範圍大致相似且重疊,此狀況稱為location column,而單一location column中又可分為左眼與右眼區域,個別含有各種不同方向的orientation column,此單一左/右視野則稱為hypocolumn。
    • orientation column:於電擊插入的實驗中,也發現插入不同區域之電擊,發現單一column對於特定刺激較有反應,舉例而言對於垂直或者對於傾斜45度角之刺激,可視為兩種不同的orientation column。而,其具有區域性,因此兩個column越靠近,其刺激特質的角度越靠近,且其敏感範圍並非間段改變,而是漸漸轉變(垂直-->水平)。
      P.s)反過來說,以橫向插入檢測不同column,則會發現不同層的對應區域重疊性下降,且敏感角度個層次也將有所不同。
    • ocular dominance column:於皮質區之神經元,雖對於雙眼感覺輸入皆有反應,然而仍有其明顯之偏好,對於左眼(或者右眼)特別敏感,此稱為ocular dominance column,而位於hypercolumn中,勢必含有兩種ocular dominance column,代表著對雙眼訊號接受處理。
    • hypercolumn可視為location column之單元體,內含有各種角度之orientation column,集中於1mm之寬度內。研究中發現,將電擊移動1mm之範圍,已足以激起有所方向之orientation column之作用,因此其推論location column之大小約為1mm,並將之命名為hypercolumn。整理特性有二:一、對應區域相似。二、包含各種不同orientation column。
    • 目前公認的大小,約為500um唯一個大的column範圍,而Peter & Payne(1993)在貓身上的研究,比較各層次的對應細胞數,第一層約4個神經,第二、三層約為74個神經元,第四層總合約64個,第五層13個,第六層48個,總數量為203個(然因沒有明確定義區分,因而此分類僅為約略)
    • 視覺、聽覺與體感覺的訊號傳遞有類似的模式,以視覺為例,經由LGN後先到達IV,後經V、VI再重新回到IV。
  • Column組織結構:
    • Reid & Alonso(1995)同時記錄LGN以及V1 cortex的細胞,驗證其為單突觸連接(monosynapse connect),假設為當A細胞受到刺激時,B細胞於短時間內將產生反應(2ms),即便B可能同時受許多不同的細胞控制。
    • 結果發現於LGN的促進區與抑制區,對應到V1 cortex的兩種區域,進而可以對訊號進行解析。
  • 視覺傳導途徑(stream for information about what and where);
    • 最初的研究來自於Ungerleider & Mishkin之研究,透過訓練猴子區分形狀(選對有食物獎勵),此為object discrimination problem;以及訓練猴子區分位置(靠近圓錐者有食物獎勵),此為landmark discrimination problem。
    • 後分別切除猴子的temporal lobe以及parietal lobe,發現下列特質:
      • 當移除temporal lobe之組別,則其無法完成object discrimination problem。
      • 當移除parietal lobe之組別,其無法完成landmark discrimination problem。
    • 因此,其將訊息分為what & where pathway:
      • ventral pathway:通往temporal lobe,猴子被移除此腦區時,將喪失物品區辨功能,因此稱為what pathway。
      • dorsal pathway:通往parietal lobe,猴子被移除此腦區時,將喪失物品位置區辨功能,因此稱為where pathway。
      • 此兩條路徑自視網膜上已進入不同路徑,對應到LGN之不同神經節細胞(Magnocellular pathway, 1 &2 layers,細胞較大,與位置相關,對應到dorsal pathway; Parvocellular Pathways, 3~6 layers.細胞較小,對細節較為講究,對應到ventral pathway,與物體辨識相關。)儘管其有不同路徑,然過程中兩者仍有互動。
    • 然後續研究認為,其不只處理物品位置之訊息,也與動作行為相關,因而稱為where and how pathway。
      • Double dissociations:利用兩種不同腦區損傷患者,比對其功能用以定位。
        • Patient D.F的ventral lobe受損,Milner & Goodale (1995)的研究中,要求D.F將手上的卡調整到與凹槽相符的方向,結果發現D.F無法順利選到正確方向,然要求D.F將卡片插入凹槽時,D.F可以順利完成此任務(顯示其與ventral lobe關聯性較小)。
      • Ganel et al (2008)的研究中,要求受試者目測線段長度並以手指比出(length estimation task, around to perception),以及要求受試者以手指實際比出現段長度(grasping task, around to action),透過marker記錄其線段長度。
        • 結果發現在length estimation task:Line 1< Line 2。
        • 但是在grasping task;Line 1 > Line 2。
  • 視覺處理模組化(module):結論發現,於module的區域中,通常對特定的刺激有相似反映。
    (note:因其為複雜神經網絡,因此,當提及某一神經元與特定功能相關,僅代表其主要功能而非其與其他功能無關)
    • 猴子研究:
      • Charles G.Gross (1972)之研究,於inferotemproal (IT)區域插入電擊,但預期的各種光柵、方向刺激並無反應,但意外發現此神經對於手的陰影有強烈反應
        • Gross的研究發現,移除IT區域,將影響物體辨識的功能,一如前述的功能喪失。
      • 此區受損之人則會產生人臉失認症(prosopagnoisa)。
      • Keiji Tanaka(1991)的研究,發現猴子的IT腦區,僅對圓形與方形連接棒狀物有較佳的反應,但對於單一形狀則無反應。
      • 圓形(X)、棒狀(X),圓形+棒狀(O)。
      • 方形(X)、棒狀(X),方祥+棒狀(O)。
      • Rolls and Tovee(1995)發現,IT區域對於風景、物件的反應不佳,但是對於人臉則有較佳的反應。
    • MRI 研究(at 1990's)
      • Kanwisher et al(1997)發現,IT中的Fusiform Face Area(FFA),透過人臉vs非臉物件、人臉vs人臉碎片、人臉vs房屋,發現此區域對人臉具最佳反映。
    • 結合研究(2000):對猴子進行fMRI以及細胞活用程度之研究。
      • 首先使用fMRI,給予人臉刺激,找出FFA的區域,但發現其除了FFA外也有其他腦區具有反映。
      • 透過局部神經刺激測量,發現97%的神經於FFA的區域,對於臉部有選擇性反應。
    • 研究結果:其特定關聯性的神經反應,可協助解釋知覺產生辨析之方法。
      • Fusiform face area(FFA):對臉(Kanwisher, 2012)。
      • Parahippocampal place area(PPA):與戶外風景相關(Kanwisher, 2003)。
      • Extrastriate body area(EBA):對非臉的身體部分(Downing et al, 2001)。
    • note:上述的研究,僅描述其反應最佳處,但記得此腦區也可能參與其他的作用。
  • 感覺編碼(Sensory Code):討論如何電訊號如何於大腦中重組為知覺影像,對此有三種解釋模式:
    • 特定編碼(specificity coding):代表知覺重組透過特定神經之訊號而來,概念上每個物件、人都有專屬之神經元,如面對A、B、C三人,分別對應到a、b、c三個神經元,並且彼此配對具有專一性。Lettvin稱其為祖母細胞(Grandmother cell),意指腦中存有特定單一神經用以辨識祖母。然其問題有二:一是需要太多神經去記錄所有物件,二是單一神經如何對多元不同變項(正反、衣著、髮型..等等變數)。
    • 分布編碼(distributed coding):代表知覺重組透過一群神經訊號而來,神經細胞之不同衝動狀況,構成個不同物品知覺重組,相較於祖母細胞之解釋更貼近於真實狀況,然其問題亦有二:一是實際上有多少神經參與其中,二為刺激分布如此,將如何被解讀。
    • 替代編碼(sparse coding):代表知覺重組透過一小群(數十至數百個神經元)之神經訊號組成,其中幾個特定神經之不同分布狀態,可區辨不同物體。
      P.f) 特定指單一神經元,分布與替代只一群神經細胞,而分布是大群神經細胞,替代則為小群神經細胞。
  • 身心問題(mind -body problem):神經衝動與知覺之關聯性,討論此部分之研究稱為neural correlate of consciousness(NCC),可使用兩種問法描述之
    • 神經衝動與感覺經驗之關聯性(correlation),分類為easy problem。
    • 神經衝動與感覺經驗之因果關係(cause),分類為hard problem。
  • 知覺與記憶(perceptual and memory):
    • Quian Quiroga and coworkers (2005, 2008):
      • 發現MTL不只對於人臉有反應,對於其他裝扮、名稱也有反應,似與其概念相關,而不僅止於形象。
    • Gelbard-Sagiv et al(2008)的研究:
      • 呈現一段影片片段,如鐵達尼、辛普森或者慾望城市等等。
      • 可發現其神經對於特定的影片有所活化,如對於辛普森;且發現即便聽到辛普森的笑聲,此腦區也有所反應,不僅止於視覺刺激。
  • 視覺經驗導向之可塑性(experience-dependent plasticity)
    • 視覺剝奪的小貓,僅對其可看見的東西所有感應,如垂直、水平的刺激。
    • Gauthier et al做了系列的研究:
      • 經過訓練,FFA可對於專精於區辨的內容有所反應。
      • 鳥類與貓類之專家,對於其專精領域,FFA各有所反應。
      • 西洋棋專家,其FFA對於個別棋子有所反應。
    • 因此,其反應與生活常見物相關,或可約此區與經常提取之記憶相關。
  • 視覺階層(visual hierarchy):[summary of Ch1 ~ Ch4]
    • 簡單到複雜(線段、T-bar、手形、氣球)。
    • 傳導時間越來越長。
    • 視覺範圍越來越往(convergence)。

Summary:
  • lateral inhibition
    • Hermann grid
    • Match band
    • Simultaneous contrast
    • White’s illusion
  • receptive field
    •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
    • on-center and off-surround
    • off-center and on-surround
    • about bipolar cells 
  • visual system
    • optic nerve
    • 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 (LGN,90%)  1,4,6 /2,3,5
    • superior colliculus(10%)
  • striate cortex  (V1)
    • simple cortical cells
    • complex cortical cells
    • end-stopped cells 
  • selective adaption
  • selective rearing
  • V1 cortex  column
    • local column
    • hypocolumn
    • ocular dominance column
    • orientation column
  • Dorsal pathway (Where and how pathway)—Parvocell (3~6)
  • Ventral pathway (what pathway)—Magnocell (1, 2)
    • Patient D.F
  •  Fusiform face area (FFA)
  • Parahippocampal place area (PPA)
  • Extrastriate body area (EBA)
  • Sensory coding
    • specificity coding (grandmother cell)
    • distributed coding
    • sparse coding

提問區:
  1. orientation tuning curve是什麼?
    Ans:為刺激之不同方向,對於神經衝動反應之關係圖。
  2. 與increase in contrast threshold相似,可解釋特色感應器在知覺中扮演重要角色?
    Ans:此處之重要在於,特色感應器接受不同特色之刺激,而適應或稱感覺疲勞,只針對特定刺激而不影響其他刺激,如垂直光柵的疲勞,只減少垂直方向的偵測。
  3. 於center-surround antagonism之作用,抑制區刺激後的高頻率有何差異?
  4. center-surround的配置,是否於on-center model中,僅有on-center bipolar cell,而在off-center中僅有off-center bipolar cell?
  5. 於surround的horizontal cell,是否有具有兩種類型?  
  6. surround 的horizontal cell如何作用,回饋影響cone cell的作用?

留言

  1. 筆記很完整!!!很受用!!!謝謝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您的回文是我發帖的最大動力(誤
      感謝您的鼓勵:D

      刪除
    2. 這樣我知覺期中考有著落了!!!真的真的很感謝!!!

      刪除
    3. 如能有所幫助,那麼深感榮幸;不過如您能給予建議,或者補充相關內容,那我會十分感謝您:D

      刪除
  2. 真的超有用 看了這個在看書 受益良多!

    回覆刪除
  3. 我這次知覺要過
    來回報你認真的筆記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oops, 抱歉我missed了這則訊息。希望同學您早已順利通過 :D

      刪除
  4. 最近學校正在教知覺心理學,偶然看到了您的筆記,受用無窮且非常詳盡!
    謝謝您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很開心對您有所幫助,也謝謝您的留言鼓勵!

      刪除
  5. 哇~今天在找認知科學作業的相關資料,發現了這一篇筆記真的超級強大的!!感謝你的分享!!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竟然被你發現了!好吧,希望對你有幫助。

      刪除
  6. 想請問一下在Mach band的部分
    A和B的光強度單位是不是有點搞混了!?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那邊的敘述確有問題。我已修正內容,並些許調整排序(讓A在前、B在後)以利閱讀。再請您看看問題是否都已修正,謝謝您 :)

      刪除
  7. 從心統就看你筆記了~~~現在知覺也是被罩起來哈哈甘溫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感謝肯定,哈哈。原來到現在還有讀者:>

      刪除
  8. 好人一生平安 嗚嗚嗚我的知覺有救了٩(˃̶͈̀௰˂̶͈́)و

    回覆刪除
  9. 謝謝版主提供的資訊~從轉學考一直到考研的路上都持續的幫助到了我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很開心收到這樣的好消息:)
      祝一切順利!

      刪除

張貼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