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.08.06 討論紀錄 (議題囤積處)

討論紀錄:
  • 技術性問題之解決方法:技術性問題須相關知識經驗方能突破,較難單純以概念之提升解決。可藉由實務經驗之累積獲得改善。但在計畫階段可暫不顧慮具體細節。
  • 研究議題之層次:研究議題至少可分為三個層次
    • 現有工具驗證
    • 現有工具電腦化
    • 發展新工具
      *於閱讀學習之時,也應留心具潛力之議題,以利階段性的達成目標。

議題囤積處:

現有工具驗證
現有工具之電腦化與改良
  • 傳統心智推理測驗之電腦化與改良:
    • The strange stories, The Faux Pas Task and first & second order false belief test 等均為傳統心智推理測驗,大多以文字、圖片形式呈現,由施測者朗讀題目(受試者也有紙本可自行閱讀),並記錄受試者之回答而加以評分。施測過程中,施測者之任務包含:朗讀題目、依受試者反應重述規則,或者紀錄受試者之答案,以及施測結果計算。上述工作性質重複,但皆須由施測者參與執行,影響施測之效率與施測者之負擔。電腦化測驗,可統一由電腦提供文字、影音之題目,依照受試者之反應調整重申題目或者進入下一題,並且自動計算測驗結果與分數,可望減少施測人員之負擔,提升臨床評估之效率。
    • 另,傳統測驗題數量大多落在20題附近。如應用於重複施測之情境,則恐產生練習效應,影響施測結果之精確程度。如能拓展測驗題庫,大幅增加題目數量,並結合電腦化測驗隨機出題,或可減少練習效應,提升重複施測之穩定性。
    • 技術層面之問題,包含電腦化後之作答介面形式。如原始測驗採用開放或半開放式問題,由施測者判斷受試者之答案是否正確,此作答介面不利於電腦化測驗作答、計分。然而,如果使用是非題、選擇題作答,則可為電腦化測驗所接受。是否能發展不低於原始測驗方式之是非、選擇作答介面,或為電腦化之關鍵之一。
  • 心智推理測驗內容的調整
    • 傳統心智推理測驗多為紙筆測驗,並且評估受試者的偵測錯誤信念的能力,作為心智推理功能的表徵。然而,近期研究也出現心智推理不等於錯誤信念的論述,或許是時候重新審視心智推理評估的建構與方法。
    • 觀點取替(alternate perspective)或許是另外一個心智推理功能的切入點,因整個心智推理的過程也可分為二個部分:(1)抑制自我觀點 (2)推測他人信念。 似有研究顯示相同的任務要求,讓受試者以他人的觀點思考,與單純用規則來思考,錯誤率的表現明顯有所差異,或可做為觀點取替是一個評估的面向,又或者是一個代償機制的可能性。
    • 認知性心智推理與情感性心智推理的評估目前被視為不同的結構,但是傳統的測驗並未嚴格區分這二種心智推理之功能。舉例而言,眼神測驗(The Eye Test)即包含認知性心智推理(他人的想法)及情感性心智推理(他人的感受)二個部分。或可比較二者在測驗表現上的異同,並且建立完整且周全的心智推理功能評估。
  • 測驗方法對於評估結果的影響
    • 使用傳統的紙筆測驗,或者近期的影片測驗,乃至於與機器人或者真人互動的評估方式,是否影響受試者的評估結果?如這幾種評估方式之間的結果有差異,或許也是影響社會認知評估與功能性表現之間的落差。
    • 補充上面該點的來源,因風險決策的研究設計中傾向給予真實的回饋,包含支付所有允諾的賞金。此外,也有研究顯示假設性的問題與實際的問題,受試者在決策的表現將有所差異(但是這似乎較少提升到意識層面),若此現象也存在於心智推理的評估中,我認為有可能造成影響。
    • 主要視點為當事人或者為旁觀者,似也會影響受試者的判斷與感受。如觀察者偏差即表示身為當事人對情境的解讀,與身為旁觀者的情境解讀有所差異:當事人傾向將正面事件歸因於自己的努力或能力,但旁觀者則會認為是情境或者其他因素所致。這似乎顯示,個體在面對正面事件的時候,有種自然的傾向要將之歸因於自己。
  • 心智推理與功能性表現的關係
    • 心智推理是社會認知的一個次項目,而目前研究傾向認為社會認知是神經認知與功能性表現的中介因子。此外,心智推理是相對重要的社會認知向度。
    • 心智推理如何影響個體的社交功能表現?  又或者與其它
發展新工具
  • 結合影音刺激之電腦化社會認知測驗:
    • 近期測驗開始與影音資訊結合,透過短片之方式作為刺激物,讓受試者判斷演員之行為,或者所處社交情境之狀態。計分系統仍較為原始,施測者須於影片結束之後暫停,並且提出問題、記錄受試者之反應,後再播放下一段影片,如此反覆。上述狀況可能增加施測者之負擔,且單次測驗時間至少需要45分鐘以上,影響施測者之評分效率。是否能發展電腦化測驗,結合影音刺激及選擇題介面,既可減少施測者負擔,也可盡量提供較符合真實社交情境之刺激,使受試者之反應較符合現實狀況。
      *該評估工具作者提及他們已發展簡短版及選擇題介面,但相關論文正在準備中,目前無法取得相關資訊。
  • 情境選擇式或互動式介面之社會認知測驗:
    • 近期一些評估工具似乎使用情境選擇式的方式,或者描述排序之方式,評估個案之社會知覺及社會知識。此種工具設計之形式或許可保留,並作為其它向度之社會認知評估工具介面。或,採用滑鼠拖移、人物操控之方式,作為其它領域之評估互動模式。目前初步的想法是,可加深對於情緒處理程序之評估工具及操作方式,預期參考之文獻如下:
      1. Sergi MJ, Fiske AP, Horan WP, et al. Development of a measure of relationship perception in schizophrenia. PsychiatryRes. 2009;166:54–62.
      2. Kee KS, Horan WP, Salovey P, et al. Emotional intelligence in schizophrenia. Schizophr Res. 2009;107:61–68.
      3. Kern RS, Green MF, Fiske AP, et al. Theory of mind deficits for processing counterfactual information in person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. Psychol Med. 2009;39:645–654.


五四三專區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