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.10.11 心理及教育統計(四)

心理及教育統計 (四)

Review:

  • 描述統計:
    • 數值:
      • 集中趨勢指標(Mo,Mdn,Mean)
      • 離散趨勢指標(range & center-based)
        • range:全距、四分位距。
        • center-based:平均絕對差、變異數...etc。
      • 相對地位指標(PR&standard score):於團體中,個體相對排列位置所在。
        • 百分等級:較適合應用到ordinal var.,方法有三:一、直觀排列算比例。二、使用公式,以平均中間概念得。三、使用公式,適用於族群中。
          • 百分位數:與百分等級相關,可換算為實際分數(score),比較其差異,百分等級是以分數歸納其百分等級,而百分位數則是應考多少分數可落於此等第中。
        • 標準分數:Z-score/T-score。
          • Z-score:原始分數與其平均數相差多少個標準差,屬於沒有單位的數值。可用於不同量尺或者不同測驗之成果。
            • Z的平均數必為0,其變異數與標準差必為1。
            • 屬於一種線性轉換。
            • 可跨組織比對、換算,仍使用分數轉換概念。
        • 百分等級vs標準分數:
          • PR可用於ordinal data,可知道個體於族群中的相對位置且易於理解,但不知道其實際分數與相較於他人的分數相差多少。
          • Z分數可精細描述,不易理解但有科學性,可精細比對不同量尺之資訊,屬於一種線性轉段且不會改變資料間的特質(平移、縮放,但不變形)。然Z分數取得後不會呈現常態分布。
      • 線性轉換:影響總表,簡言之可分為平移、縮放,並注意次方關係。
        note:偏態與峰度的計算方式,分別為z的三次與四次方,而如承認線性轉換對Z並不影響,則其對偏態和峰度亦無影響。
  • 母群與樣本:
    • 母群體:希臘符號,變數以參數(parameter)稱之。
    • 樣本:英文符號,變數以估計值(estimate)稱之
Today:

  • 一個好的估計值的特質:代表其可充分反應母群體的參數(不知母群參數為前提方須推論)。
    • 不偏性(unbiasedness):當樣本估計期望值等同於母群體參數時,此狀態稱為不偏。
      • E(θ-hat)=θ,是不偏估計值,其中θ-hat是估計值,θ是母數。
      • E()期望值(expectation);將無限多個估計值平均起來的值(long-run average)。
        • 換言之,經過多次估計平均後,如接近則稱為不偏估計。(p.s 此指多次執行抽樣動作,而非樣本大小)
      • 以估計值推測參數平均值,不偏估計之限制與對應分布型態: *此為樣本估計值-->母群體平均值時之關聯性...
        • 平均數(mean),可用於所有分布型態。
        • 中數(Mdn),可用於對稱分配型態。
        • 眾數(Mo),可用於對稱且單峰型態。
          *從上列條件中可知,以樣本平均值是最適合用以推估母群體平均值的估計值(廢話)。
      • 以估計值歸測參數變異數(標準差)時樣本變異數是母群變異數的不偏估計E(s2)=σ2;換言之,E(S2)<σ2
        note:推論統計討論樣本與母群體之關聯性,變異數(標準差)和平均數之官有密切關係,此部分於後續持續觀察之。
    • 相對有效度(relative efficiency):當兩筆資料都符合一致性的時候,用以比較兩筆資料之優劣。
      • 抽樣分配(sampling distribution):從母群中重複無限多次抽取n個個體(需放回母群,對比抽出後不放回,不造成母群體之改變),得到的估計值之分配狀態。eg樣本變異數抽樣分配、樣本平均數抽樣分配、樣本XX的抽樣分配(依統計量而定)。
        P.s) 樣本平均數較對稱,而樣本變異數常有偏態。
      • 比較估計值抽樣分配的標準差,標準差越小則相對有效度較大。
        note:平均數較中數有效,平均數是一個相對較好的集中趨勢指標
      • 不偏vs有效:<比較之前提為兩者不偏,比較收斂方有意義..>
        • 如果E()之後較靠近真實母群數值,則為不偏。
        • 如果其分部狀態較集中,則為有效。
    • 一致性(consistency):當樣本數增加 (n↑)時,其估計值相似於母群數值,稱為一致性。
      • 平均數有一致性,因平均數使用所有數據,因此當樣本數增加的時候,期望值之精準程度也提升。
      • 「不偏不代表一致,一致不代表不偏」:此兩者沒有直接關聯:
        • 不偏的概念,是樣本估計值之期望值等於母群體參數。
        • 一致的概念,是當樣本數量提升的時候,其變異數(標準差)將隨之縮小的情況。
        • 綜論,前者為初始狀態與目標之接近程度,後者為當樣本數增加的時候,其差異會隨之減小的特性。
    • 充分性(sufficiency):是否使用所有數值,如平均數、標準差、變異數皆有,如中數、眾數、四分位數等則無。
    • 抗拒性(resistence):是否能抗拒極端值之影響,如抗拒性大則受影響較小。如眾數、中數、四分位距的抗拒向大(不使用所有數據者往往受影響較小)。
  • 常態分配(Normal distribution):又稱為高斯分配。
    • 連續隨機變數的機率分配:將機率的概念引入抽樣中,如於5個球中(3紅2白)抽到白球的機率為2/5,同理將抽樣視為機率,即為於樣本族群中,抽到特定條件者之機率(或與信賴區間有關? )。
      • 機率密度函數(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, pdf):設x為連續隨機變數,其值介於a,b之間,若f(x)為X的機率密度函數,其滿足:f(x)≧0。
        • 累進機率函數
        • 期望值
        • 變異數
        • 標準差
      • 常態分配之寫法為X~N(μ,σ2),由此可知構成條件有二,分別是平均值與標準差。
    • 常態分配特性:(68-95-99.7%)
      • μ為中心之單峰對稱分配。
      • 反曲點位於μ±σ。
      • 兩尾端無限延伸。
      • 常態分配曲線下面積總和為1
      • μ±σ(一個標準差間),其資料量約為68%;μ±2σ間的資料量約為95%。
      • 偏態係數為0,峰度係數為3(公式比較會-3校正標準為0),為一常態峰
    • 常態分配的加法定理:掌握要點為線性轉換對於平均值、標準差之影響,即可詮釋之。
      • 定理一:設X~N(μ,σ2),若W=a+bX,則W~N(a+bμ,b2σ2)。
      • 定理二:設X~N(a,b2)、Y~N(c,d2),若W=eX+fY,則W~N(ea+fc,e2b2+f2d2)。
    • 標準常態分配(Z分配,standard normal distribution, Z distribution):滿足條件之分配方式皆可為常態分配,因而可以交織出無限多種平均值與標準差組合,然基於計算方便,將常態分配經線性準換為標準常態分配後,可使用查表之方式迅速獲得結果。
      • 利用常態分配加法定理,將Z=(X-μ)/σ,E(Z)=0且Var(Z)=1帶入常態分配機率函數,可得標準常態分配的機率密度函數,Z~N(0,1)。
      • 轉換為標準常態分配之好處,可免去個別常態分佈積分之過程,改以查表方式達成計算目標。
        note:±1.96σ,約為兩個標準差的範圍,其內在範圍佔有95%的資料量。
        note2:資料處理的過程中,可從Z推算
        μ至Z之面積,也可反過來以需要之面積,推算 Z的數值。
        note3:1.645(90%)、1.96(95%)、2.58(99%)是常用的數值。
    • 常態分配中的百分等級(percentile,%):機率有其對應之Z。
    • note;考試到本單元結束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