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.12.31 知覺心理學 (十四) auditory localization and organizationd & Chemical senses

Auditory Localization:聲源來自於何方

  • 四個問題:
    1. 聲源本身
    2. 聲波的反射
    3. 聽覺背景分析
    4. 材質結構要素
  • 方向:
    • 整體而言,來自於前方的聲源可精確判別,但是來自於側邊與後方的則相對不精確。
    • 不同於視覺在視網膜上與外界有專一對應點,聽覺毛細胞專一對應的是頻率高低,因此其位置判別需有其他策略。
  • 聽空間(auditory space):觀察者與其周周邊存在聲音的空間範圍。研究描述聽空間的特質有三:
    • Azimuth:左-右。
      • 雙耳線索(Binaural Cues):透過聲音抵達雙耳之差異,以判斷其左-右的偏向。
        • Interaural time difference (ITD):抵達雙耳之時間差,通常描述的是低頻率的刺激(因高頻率會被阻擋)。
        • Interaural level difference (ILD):抵達雙耳之強度差,因高頻的聲音會被頭部所阻隔,從而產生一個陰影區(acustic shadow),從而判斷雙耳的差異。但此特質於低頻聲音則不明顯。
          • 研究中發現,當頻率越高時,雙耳接收到的強度刺激會有所不同,最高可以差8~10dB。
    • Elevation:上-下。
      • 單耳線索(nomaural cue):來自於耳殼的形狀,造成不同入射角有不同的折射程度,從而產生差異。
        • 就研究結果而言,來自於上方的刺激,大致而言其聲音強度較來自於下方的聲源為高。(但二曲線有交會點)
        • 由於其與頻率相關,因此稱為spectral cues。
      • Hofman et al (1998):驗證單耳線索對於聽覺辨認的關係。
        • 研究方法與過程:
          • 正常人可以判斷聲音的高低、左右。
          • 在耳殼內裝上一阻礙物後,剛開始時觀察者可判斷左右但無法辨別上下,所有觀測結果壓縮在同一平面上。
          • 但隨後之5~19天,可漸漸發現其偵測能力可能基於學習與經驗逐漸上升,約為原本的8成。
          • 最後取下阻礙物後,並不影響原本的偵測能力。
        • 意義:水平與垂直面對應的神經細胞,可能分屬不同的神經群。
    • Distance:遠-近。
Physiological Auditory Location:
  • Place theory(Geory von Bekesy, 1961):發現耳蝸不同區域對應到不同頻率,在base區對應到高頻區,而apex對應到低頻區,主要處理高頻率的聲音(~5000Hz)。
  • Frequency theory:
    • volley principle:有鑑於單一神經可以反應的頻率有限,如疊加多個神經刺激的結果,最高可疊加到2000Hz的頻率,主要處理低頻率的聲音(~2000Hz)。
    • 頻率結構:
      • periodic tones:規律出現的頻率。
      • fundamental frequency:綜合波而言,其單位時間(秒)中出現的波數,其計算方式取最小的頻率差值。
        • 如200Hz+400Hz+600Hz之結果為200Hz。
        • 200Hz+400Hz+800Hz之結果為200Hz。
        • 200Hz+500Hz+800Hz之結果為300Hz。
  • Neural pathway:
    • brain stem to cortex:
      • Cochlear nucleus:聽神經後第一個到達的神經核。
      • Superior olivary nucleus:為Cochlear nucleus後的神經核,第一個接收到雙耳訊號的神經核。
      • Inferior colliculus:
      • Medial geniculate nucleus:
      • Primary auditory cortex (A1):訊息傳遞的順序為Core-->Belt-->Parabelt area。
        • Core Area:對於A1中心,主要與神經對不同頻率的反應相關,對於簡單且單純的聲音主要只反應於此區。
        • Belt Area:位於Core area的周邊,與複雜的聲音相關。
        • Parabelt Area:位於Belt area的旁邊一處,與複雜的聲音相關。
    • A1 to prefrontal cortex:
      • dorsal stream:對於聲音位置相關,從後core &belt area送往parietal 至pre-frontal cortex。
      • ventral stream:對於聲音辨識相關,從前core &belt area送往pre-frontal cortex。
    • Lomber and Malhortra(2008):Cooling different A1 belt areas,插入金屬變讓此腦區的活化程度下降(8~9度),從而比較差異。此研究做於貓身上。
      • 降低前core area,發現其無法辨識種類,但可以辨識位置。
      • 降低後core area,發現其無法辨識聲音位置,但可以辨識種類。
    • Clarke et al (2002):觀察腦傷個案及其表現的關聯,也支持上述結果。
  • Mechanic:
    • Jeffress Model:針對ITD神經元。
      • Coincidence detectors:可接受來自雙耳的訊息,呈現串聯方式排列,僅在雙耳訊息同時刺激的時候被激發,由於其串連方式排列,可利用時間差造成不同訊號的反應。
        • 此神經僅對於特定時間差造成反應,面對不同時間差有不同組的神經負責。
        • 在鳥類的ITD tuning curve,可見狹窄且明顯的區隔。
        • 但在鼠類的ITD tuing curve,則發現其敏感範圍較廣,且對於右側的刺激有較佳反應。此類神經稱為Broadly-tuned ITD neurons
        • 在猴子身上,可發現其反應範圍廣泛,但對於右側60度的地方有最敏感反應,也可稱為Brodaly-tuned ITD neurons。
      •  Broad ITD Tuing Curves in mammmals:腦神經對於對側耳的刺激,有最佳敏感性,如左腦神經對於右耳刺激有最佳反應之交叉機制。
      • Distributed coding system:
        • for color vision:使用S,M與L cones之比例產生顏色知覺。
        • for Birds:
          • shapely tuned neurons:對於時間最為敏感。
          • 稱為Place code:哪個神經反應,知其反應位置。
        • for Mammals:
          • broadly tuned neurons:比較左右二訊息的差異,主要看的是差異比例。
          • 稱為distributed code:利用差別來判斷位置。
Hearing inside Rooms:
  • 室內vs室外:
    • 室內:獲得多重的聲音(indirect sound),可能有多重且不同時間差的傳遞。
    • 室外:獲得一直接的傳遞(direct sound),其他的聲波將發散。
      • direct sound:未經過反射的聲音。
      • indirect sound:經過反射的聲音。
  • Lotovsky et al:
    • Precedence effect:當二個刺激依序出現的時間差很短時,我們只會注意到最早出現的刺激,但如果時間差夠長,則可辨識出二者的不同。
    • 研究方法:
      • 讓受試者坐於二喇叭之前。
      • 提供不同時間差的聲音刺激。
      • 受試者需判斷聽到的是甚麼。
    • 研究結果:
      • 如果延遲時間長(100ms):受試者可以判斷不同聲音,並且來自不同喇叭。
      • 如果延遲時間短(5~20ms):受試者只會接收到第一個來源的刺激。
    • note:或作為回聲安排與削去的考量,如回聲時間過短(intimacy time),則會造成聲音層次無法疊加的問題。
  • Architectural acoustics:研究室內聲音反射之工程學門。
    • reverberation time:讓強度降低至1/1000所需的時間,如果此時間長代表聲波會持續反射於室內,如此時間短,則表聲音易於消失而減少干擾。
      • 如果太長,有如灰塵沾黏(muddled)。
      • 如果太短,有如聲音之死(dead)。
      • 理想長度為2sec。
    • intimacy time:聲音直接傳達到接收者,與經過第一次反射後到接收者的時間差。
      • 理想時間為 20ms。
    • Bass ration:低至中頻自周邊的反射。
      • 理想為高頻。
    • Spacioousness factor:所有接收者之非直接訊息。
      • 理想為越豐富越好。
    • application:
      • reverberation time:
        • 小教室0.4~0.6s。
        • 中教室1~1.5s。
Auditory organization:
 Scene analysis:耳蝸自Base到Apex不同區域對於不同頻率有最佳敏感度,顯見其以頻率區分特定位置,但此之問題在於「聽覺如何區辨來自於不同的聲源?」,此問題近似於視覺系統中的grouping and segregation。
  • 組合原則:相同發出時間、相同位置、相似的聲音特質,傾向被歸類為同一個聲源。
    • onset time:聲音出現的時間,如不同時間點出現,可能歸類為不同聲源。
      • 但此原則須注意二聲音出現時間差距之大小,如研究所呈現,當二聲音播放差異時間過短,則接收者只會聽到第一個聲音而忽略第二個。
    • location:聲音出現的位置,如不同位置則視為不同的聲源,相同位置則視為相同。
      • 對於位置的判讀,可應用前方的數個原則與機轉,如對於水平方向可利用雙耳時間差(ITD)或雙耳響度差(ILD)區辨,高低則利用耳殼的外型反射造成差異所致。
    • similarity of timbre and pitch:相同的音調、音頻,則歸類為相同的聲源。
  • Bregman and Campbell (1971):播放不同速度的高低音階,並讓受試者回報其知覺感受。
    • 慢速播放:受試者可以區辨為二替出現的音階,換言之以Hi-Lo-Hi-Lo的方式呈現。
    • 快速播放:受試者會將不同音頻的聲音組合在一起,如高音會成為一個連續的進程,而低音成為另外一個連續進程。
      • 舉例而言:對於貝多芬的古典樂,其音符為高低高低交替的彈奏,人們傾向將高音視為同一個聲源,將低音視為同一個聲源。
    • 另外一個例子,聲源被設定為一穩定音頻的音,以及一個由低頻漸往高頻的音,在初始狀況下,接收者可區辨二者為不同且分開的聲源,但在二者頻率靠近時,知覺呈現前後交替的狀況(galloping)。
    • 此實驗的意義,在於證明「聽覺區辨不完全受到音頻的影響,同時也受到音頻播放之速度影響」。
  • Deutsch (1975~1976):scale illusion or Melodic channeling,
    • 研究方法:
      • 讓左右耳聽到不同的音高互補的聲音,如右耳聽到的是高音,則左耳同時監聽到的是低音,在一段節奏中,雙耳都會聽到高音與低音。
      • 讓受試者回報其聽到的聲音知覺。
    • 研究結果:
      • 受試者回報,其右耳知覺為平滑高音連續(右耳起始音為高音),而左耳聽到平滑的低音(左耳起始音為低音)。
    • 研究意義:
      • 顯示聽grouping的原則中,傾向將相同音頻的聲音刺激組合在一起。
      • 此原則之應用,在生活中可為有效的策略,因大部分的聲源鮮少有明顯跳動之狀況,因此將連續且相近的聲源組合在一起,可協助定位並精確判斷。
Auditory continuity
  • Warren et al(1972):
    • 研究方法:提供二種聲音,一種為間斷且沒有雜音連結的音,以及另外一種是間斷並且有雜音參雜的音。
    • 研究結果:如果有雜音銜接,傾向視為連續的音。
  • Experience effect the perception:聽知覺對於熟悉程度也有影響,如將歌曲反唱則造成無法辨識之狀況。
    • Melody schema:指如果知道旋律,或者對於該音樂熟悉,則可以知道協助判斷;反之,如果無法辨識,或者未能與知識連結,則否。
Rhythmic pattern:指的是旋律型態,如以歌唱呈現,則是每個字詞出現或延長的時間。
  • metrical structure:音樂根本的節拍,如三拍或者四拍。
  • rhythmic pattern:音樂本身的節奏,如歌詞進展的速度快慢,屬於詮釋層次。
  • 換言之,metrical structure是基本結構的鋼骨,而rhythmic pattern則是表演者可詮釋的差異。
Connections between Hearing and Vision:不同的感官之間並非彼此完全獨立,而是彼此交互影響,此可能另用多重感官以加強對於空間或判讀之精確性。
  • Ventriloquism effect or visual capture:翻譯為腹語術或視覺捕捉,指聽覺受到視覺刺激捕捉結合之狀況,尤其當無法看到聲源,但可看到另外一物件符合發出聲音之動作時。
    • 舉例而言,在電影院中之聲音來自於周邊的環繞音響,而影像來自於後方之投影,但看到電影中角色對話時,我們傾向認為說話者是這個角色,換言之,當聲音可與眼前影像配合時,我們傾向視為此聲音來自於眼前的影像。
  • Shams (2000)的研究:作為聽覺影響視覺的研究,證明並非視覺的影響力優於聽覺,亦存在聽覺影響視覺的狀況。
    • 研究方法:
      • 讓受試者看著螢幕上的閃光。
      • 要求受試者將閃光與聲音配對,如聽到一次聲音,會有一次閃爍。
    • 研究結果:
      • 出現一次聲音時候,搭配一次閃爍,此為標準狀況,但如果提供二次聲音卻只有一次閃爍,受試者仍視為有二次閃爍。
    • 研究意義:
      • 此研究可作為聽覺影響視覺之證據之一。
  • Sekuler(1997):
    • 研究方法:
      • 提供二交叉移動的球體影像,要求受試者回報此二球的運動狀況。
      • 提供二交叉移動的球體影像,並且在碰撞時給予聲音刺激(撞擊音),要求受試者回報其知覺。
    • 研究結果:
      • 在沒有聲音刺激的情況下,八成的受試者知覺此為二彼此穿透的球,二成的是受者認為二球碰撞。
      • 但是在提供聲音刺激之後,六成的受試者認為此二球彼此碰撞並反彈。
    • 研究意義:可用聲音之回饋可做為視覺現象解釋之指標。
  • 在老鼠身上的研究發現,如果沒有聲音,則會壓抑視覺資訊(算是對於視覺作用的一種調節),但此結果可能與老鼠本身傾向使用聽覺與觸覺有關。
  • 另外,在人腦的研究中發現相對應的神經元,可連結視覺、聽覺與體感覺的初級皮質區,此被認為與多重感覺整合相關。
  • Vremmer(2011) & Schlack (2005)的研究:發現於頂葉中的神經元,可對聽覺與視覺刺激產生反應。
    • 研究方法:
      • 提供左側低於眼高之聲音刺激,並且於同一位置提供視覺刺激,並比較二者於大腦皮質區中的接受域分配狀況。
    • 研究結果:
      • 結果顯示,聽覺與視覺接受域具高度重疊。
    • 研究意義:
      • 此可解釋多重感官整合於生活中的應用,如聽鳥鳴而看向鳥。
  • Thaler et al (2011):聲納系統於盲人之應用。
    • echolocators:利用聲納的概念,透過持續發出聲音,並以接收反射時間及強度判斷其遠近,以建立空間概念。
      • 研究方法:
        • 受試者為二名熟練之盲人,其可利用敲打造成之回音,判斷其所處的空間關係。
        • 在受試者耳內裝上微型麥克風,收錄其接收到之回音,並於後續在fMRI之掃描時播放,以便了解其大腦皮質的活化狀況。
      • 研究結果:
        • 結果顯示,受試者的聽覺與視覺皮質區皆活化,即便受試者為盲人,眼睛無法看到東西;相對之下,正常人在聽到此聲音時,視覺區並未活化。
      • 研究意義:
        • 顯示熟練之聲納使用者,可利用聽覺資訊建立空間關係。
        • 且推論此過程是自動化的,而應用者更著重於建立空間關係,而非聽到聲音刺激。

Chemical senses:
  • 化學感應包含味覺與嗅覺系統,此二種感覺扮演gatekeepers的角色:
    • 判斷食物可吃與否的依據之一。
    • 判斷事物是否有危險或者與生存相關的能力。
    • 提供獎賞機制,以利維持有利生存的習慣。
  • 味覺系統:
    • 種類:
      • 甜味(sweetness):通常與營養滋補相關。
      • 苦味(bitter):通常有傷害的危險性。
      • 鹹味(salty):通常與Na相關。
      • 酸味(sour):
      • 甘味:
    • 感覺器官:舌上含有之乳突,內涵味蕾是主要的感覺受器。目前傾向相信每個區域都有感覺,唯不同區域的敏銳程度不同。
      • 絲狀:
      • 蕈狀:
      • 摺狀:
      • 廓狀:
    • 味蕾:
      • 舌上包含10000個味蕾。
      • 每個味蕾約有50~100個細胞。
      • 化學訊號由味孔進入味蕾,並且連接後面的神經傳出。
      • 味孔細胞上有不同的離子通道,有其相對應的味覺關聯。
    • 傳導:
      • Chorda tympani nerve(舌前、側),Glossopharyngeal nerve(舌根),vagus nerve(嘴周圍與喉)
      • thalamus
      • cortex
    • 編碼: Distributed coding,指每個神經對於多種刺激有所反應,但不同組成的比例有不同的結果(相對者為specific coding,表其有一對一特定的對應關係)。
      • Erickson:測驗大鼠不同味神經細胞,並且給予不同刺激。
        • 結果顯示,各神經對於不同物質有不同的反應,儘管NH4Cl和KCl相似。
        • 表示其具有專一性,但不是絕對專一,並且具有連續分配的概念。
        • 對於行為觀察之結果,讓老鼠喝到KCl時會產生一個衝擊,並且產生厭惡的感受;後再觀察其對於NH4Cl的反應,基於其神經作用機轉相似,推測有相似的反應,而結果符合此描述。
      • Mueller et al:利用基因轉殖,並且讓老鼠產生對PTC的受器(苦味)。
        • 相對於缺乏此受器的正常老鼠,其對於PTC的有無沒有反應;但有此受器的老鼠,其接觸PTC的頻率將明顯下降。
        • 另對照正常老鼠與基因轉殖老鼠(分別有PTC receptor及Cyx receptor):
          • 正常老鼠有Cyx receptor而無PTC receptor:會趨避Cyx但不會趨避PTC。
          • 基因轉殖老鼠無Cyx receptor有PTC receptor:不會趨避Cyx但會趨避PTC。
        • 此研究為支持sepcificity coding。
      • Sato et al :作在猴子身上的研究,紀錄神經變化。
        • 結果發現部分神經對於糖有專一性的反應,對糖最為敏感。
        • 同理,也可找到對於鹽有專一性的反應。
        • 另有一群神經對於上述物直都有反應。
      • Scott & Giza (1990):利用amiloride (鹽阻斷劑)進行研究。
        • 對鹽反應最佳的神經,如給予amiloride會影響其反應強度。
        • 但對於多刺激有反應的神經,給予amiloride則不會造成明顯影響。
        • 至此,可理解神經有specificity and distributed coding二種型態。
    • 味覺敏感度: testers , nontasters and supertasters。
      • testers:含有較多的味蕾,相較於nontasters。
      • 另與紅辣椒素相關(課本後續補上)。
  • 嗅覺系統:許多動物有優秀的嗅覺系統(macrosmatic)。
    • 偵測嗅覺的研究:
      • 通常以 yes/no方式進行,主要測驗閾值。
      • 選擇有味道的一方,主要辨識種類。
    • 物種:
      • 老鼠對於嗅覺的敏銳度約為人類的50倍。
      • 狗對於嗅覺的敏銳度,為人的10000倍。
      • 單一受器的結構差異不大,但就數量與密度則有顯著差異。
    • 閾值:
      • 人類對於物質轉變的嗅覺閾值約為10%。
    • 辨識:
      • 人類可辨識100000種味覺,但並未有相對應的命名。
    • 味道來源:
      • 不同的化學物質可能產生相同的味道。
      • 相似的化學物質可能有不同的味道。
    • 作用機轉:
      • 嗅黏膜上有不同的嗅毛,可與不同物質結合。
      • 神經向上船替,在glomerulus進行分類彙整,後再經嗅球往回傳。
Recommendation to summarize the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kinds of perception. 

留言

  1. 鳥類的ITD,那邊應該是有typo。
    感謝分享,受益良多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謝謝提醒,該處已修正。
      如有其他發現,煩請再通知:D
      感謝

      刪除

張貼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