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.10.03 認知科學 (三) 聲音 & 音樂知覺
聲音(sounds)
- 聲音為一個表面的震動,造成氣體分子的震盪,引起氣壓的微小改變,因而產生波動
- 除了耳朵之外,胸腔與手指尖端(之震盪感受),也可使個體感覺到聲音波動
- 聲音的基本要素
- 心理物理學(psychophysics):物理量與主觀感受間的關係
- 八度等價(Octave equivalence):如果二個音頻率比為1:2(相差八度),則其聽起來的感受十分相似
- 在音樂中,最重要的簡單小數比為1:2;其次為2:3
- 普遍存在人類文化中(其他物種幾乎沒有此現象)
- 可能將無限長的音高軸濃縮成有限範圍的"八度",而超過的範圍可能由有限範圍類推
- 八度等價也許與合唱相關(需要在相同的旋律上)
- 但是這只存在音樂中,但不在語言中
- Weber-Fechner's Law (S = k * log I)
- 從取log的方程式中可見,其重點為比值關係
- 聲音的頻譜分析(spectral component):將複雜的聲音分解為簡單的諧音,不在此範圍內的聲音則歸屬於雜質(雜質豐富的音樂其頻譜看起來混淆)
- 正弦波(tone) & 子音(noise)
- 母音:由許多tone所疊加而來,而各tone之間的頻率呈現整數比
- 子音
- 音色: 去除高頻諧音,則可使音色由明轉暗
- 明亮 & 黯淡
note:明亮的聲音會活化警醒程度,此可能代表聲源十分靠近自己,也因此需要較高的警醒度以做出反應,此也與較原始的brain stem作用相關;反之,如果聲源遠,則高頻聲音容易在過程中流失。
note2: primary auditory cortex為sound perception的主體,其它皮質則為輔助。其中聲音的perception與cognition通常難以區分,這也可能與top-down or bottom-up approach相關:如使用聲調語音(tone language)者,對於揚平聲的中段最為敏感。
note3:為什麼有些人可以接受刮黑板,但有些人則無法? 也許腦幹有低些反射迴路,且可能被額葉抑制? 目前尚未有明確解釋 - Phase-locking
- 有些神經元的放電與其聲音的波峰相關
- 如果將大量神經元的活化加總疊加,可還原原始聲音刺激之波形(只限於低階區域的神經元
- Frequency-following responses(FFRs)
- 腦幹可以測到與聲音波形相似的腦波
- 在直接開顱的研究中,將腦波經轉換可還原為原始聲波,唯高頻波均混淆(如同在水中聽音一般)
- 可能與天賦或者訓練結果相關
- 自聽到聲音到腦波產生的時間稱為反應時間
- 專家的反應時間小,其腦波幾乎可以完整呈現波型
- 非專家的反應時間長,可能僅有部分或者尾端符合原始波型
note:此可能與top-down 作用的調諧功能相關
note2:藉外國人說中文的型態,可能顯示top-down作用上的重要性 - 神經表徵(neuron representation):是否代表訊號已經讓神經細胞轉換為另外一種傳導形式?
- 至今沒有統一定論,但可能是一群神經細胞不同層次放電的總和結果
- 母組細胞掰
- 音高捲尺
- 在低階處理區,具有對特定頻率之對應之鍵盤(?
音樂認知
- 音樂認知與一般聲音不同之處,在於其「音階基模」及「節拍基模」,因此可以構築音樂的抽象型態。
Outline
- Pitch perception in music:音階基模
- frequency resolution
- relative pitch
- Beat and meter(拍節) in music:拍節基模
- Movement synchronization on musical beats
- Patterned motor activity (走路與音樂拍節相似)
- Schema shifts (基模變換)in popular songs
note:基摸變換使人警醒度上升而容易注意
測不準原理 (右腦對於頻率解析度較佳;左腦對於時間解析度較佳)
- 工具問題
- 舉凡波棟分析,頻率解析度與時間解析度無法兼顧:一個好,例外一個則差
- 以聲波而言,聆聽的時間不能太短,否則無法區分出其音高(至少接收足夠長的時間方能有意義)
時窗的長度
- 左腦:20~50ms, 12~50Hz
- 右腦:150~300ms, 3~7Hz
- 在說話的時候,需對時間解析度的要求,否則將會造成子音(ㄅ、ㄆ)混淆不
音樂旋律 & 音樂節奏
- 音樂旋律>音樂節奏 (右腦偏前處):研究顯示是旋律核心處
- 音樂節奏>音樂旋律:較為複雜,略
音樂特性
- 狹義而言,至少具備音階或者節拍其中一者
- RAP:有節拍沒有音階
- RAP與Speech的差異
- RAP時Basal ganglia活化程度較高(生物節拍器)
- Q:失語症個案的復健
- 讓失語症患者唱歌是常見的復健方式
- 一種代償策略為,將常需要使用的溝通詞彙編成旋律
- Q:世界上並存音樂天才與白痴,這是來自於nature或者nurture?
- genotype + environment + random variation => phenotype
- 有些音樂活動是由少數天才(如巫師)帶領群眾一起進行,和語言不同
- 音樂活動的特性之一,是可以在群眾中混水摸魚(?!
- 相較之下語言活動則較沒有著重於群體的對應概念
- 可能與語言相較於音樂是演化存活的必要性相關
音程:二個音高之間的關係
- 音程的大小影響情緒
- 一個聽音程而產生味覺共感的個案研究
- 魔鬼音程:純四度
- 完全八度:沒有味覺
二重唱
- 人類的二重唱:講究音程的和諧(時而可聽,時而消失)
- 鳥類和長臂猿
- 無法唱出和諧聲音
- 夫妻二重唱講究輪唱的緊密配合
- 對其他動武來說,音程的概念可能超過其接受範圍
音階:由數個音程所疊加而來
- 世界上的各民族使用不同的音階系統,這些音階系統由幾個音程(musical interval)堆疊而來,具有一個"主音"
- 可在鋼琴上彈奏出來
- 動物歌曲及人類的交談也沒有音階
- 音樂中的音高需要符合音階基模,才能夠被表徵為音名(pitch name)
- 舉凡人類使用的音階,需疏落有秩方能區辨差異
- 音名如do re mi
- template matching
- 腦中有模板(template)
- 聽音樂的過程是試圖將收到的資訊塞入腦中的template,如成功則可唱出重現
- 音高的表徵(representation)主要有二種:
- 音名
- 空間的高低位置:很少用在語言的認知
- 似原住民使用空間概念來解讀音高(pitch)
- 世界各處的民族多使用"高低"來描述音高
音感:
- 絕對音感:在沒有提示音的前提下,聽者可直接判斷其為鋼琴上的哪一個鍵
- 與音樂能力沒有絕對關係,如歷史上的作曲者多數沒有絕對音感
- 只處理單一頻率對應到哪個音名之能力
- 任何條音器均具有絕對音感,市價約600元(www
- 相對音感對電腦而言仍屬困湳
- 相對音感:相對音感須能處理到音程及音階、和弦,或者和弦建構之和聲進行。
- 和空間感覺相關
- 相對音感極差的人,難以辨認細微的音高差異,這些人心向旋轉(mental rotation)的能力也比一般人差
- 是決定音樂才華的基礎功能
- Q:音癡聆聽音樂時,其右腦的gamma波較弱,顯示其右腦聽覺皮質不與其他腦區(如inferior frontal cortex)來往。有些絕對音感也是這樣,因局部連結太強,而遠距連結較弱。(絕對音感的音癡)
- 音樂班中的絕對音感:造成見樹不見林的狀況
- 此神經連結系統,可能與autism的作用相關,往往具有特質專才,但其他能力偏弱
- 頻率解析度不是看Hz,而是看頻率取log之後的數值。因此,低音頻需要較長時間
- 慣用左手者的腦側化現象不明顯
- Q:自己的音感自己救?
- 藉由移調的方式,搭配流行音樂練習(?
- 絕對音感的固著,有如只能從一個角度辨認東西
- Q:絕對音感的大腦結構差異?
- 絕對音感的養成:在第八對染色體有些變異,並且在關鍵期(3~6歲)接受訓練。如超過關鍵期,這輩子就無望囉
- 音癡不會唱歌:如同唱歌走音自己也不知道的毛病,屬於相對音感不良;由於這種區辨pitch需要很大的心智功能,因而造成個體無法在唱歌中發現自己的問題(因此唱爽爽)。但可藉由訓練改善之
- Tinbergen's four questions切入問題「為什麼有人有絕對音感? 有些人有相對音感?」
- 功能:語言及音樂的認知建立於相對音感之上,但只有少數的音樂演奏者具有絕對音感(僅在少數的樂曲上)
- 因此,演化上相對音感較為重要
- 演化上何時出現?許多songbird仰賴絕對音感;僅有鯨豚類似乎有相對音感
- 因相對音感需要較複雜的運算
- 生理基礎?
- 絕對音感的superior temporal regions彼此緊密相連
- 相對音感需要intraparietal sulcus(mental rotation)及inferiro frontal cortex(working memory)相關
- 個體發展?
- 12歲之前是訓練絕對音感的關鍵期
- Q:音癡的腦區和一般人有沒有不同?
- 是,目前的研究結果為音癡聽旋律時不太使用額葉(聽覺區封閉發展,而不與其他腦區交流,可能造成見樹不見林的問題)
拍子 & 拍節 繪畫在空間中開展,音樂在時間中進行
- 時間的進行本綿延不斷,但我們為求方便,因此切割成等長的時間單位,稱為拍子(beat)
- 拍子的進行有不同的特性(二拍一組,三拍一組,四拍一組),這種拍子進行的特性稱為拍節(meter)
- 如唸出身分證字號、手機的分段方式(每個集組約為3~4個)
- chunking (集組)
- 在音樂中有刻度,並且關鍵依序為:小節的第一拍、正中間、四分之一處等
音樂中的時間處理
- 音樂中的時間處理,均為動作區所管理
- 演奏或聆聽者,多在關鍵節拍上產生動作,無論是拍手、踏腳,這是聞聲起舞的表現
- 海獅、鯨豚類可以計算節拍
- 海豚可以一起跳出水面(計算節拍
- 黑猩猩可能無法(高等靈長類?
- 人類嬰兒(all four)的前後搖晃
- 動作落在拍子上
- 跑步如果如何節奏可達省力之作用
群眾舞蹈的能力:社會鍵結
- 舞蹈
- 富節奏感而重複性的動作可以被他人預期
- 音樂
- 提供穩定進行的拍子
- 可預期的動作,可以建立一種信賴感,可能帶有社交互動之功能
- Synchronized drumming enhances activity in the caudate and facilitates prosocial commitment
- 受試者和二位實驗者合奏打擊樂,最後實驗者不小心把鉛筆散落地上,並且把受試者協助撿起的鉛筆數當作友善的指標
- 結果發現,如果打在相同的節奏上,協助意願提升
- 這也與caudate相關
- 群體舞蹈的功能:去個別化,而讓情感和諧(圈圈的隊形使彼此可見)
- 大規模的結盟
- 教會活動
- 演唱會
- 球賽
note:相較之下,靈長類動物的作法則是梳理毛髮(grooming),但是效率很差
Rhythmic or patterned motor activity
- 一種有限的重複性動作,並且具有節奏性
- 走路、跑步、游泳、腳踏車、咀嚼、笑
- 舉凡是patterned的重複動作,必然會產生rhythm
- 反覆節奏:結束前要有對比(結束之儀式)
- 慣性動作:一旦開始則難以停止
- Parkinson's disease:難以自主啟動動作,也難以停止已啟動的動作
- 拍節基模建立後難以改變,需藉由調整而引起注意
Schema shift
- 拍節的進行自有慣性(inertia)
- 變換拍節:要求聽眾跳出慣性地聆聽方式,提高注意力以暫時切換基模
- 3,3,3,3 ==>3,3,3,3,+4 ==> 4,4,4,4,
tonal schema shift
- 調性轉換:也會讓人感覺到緊張、情緒的脈動
- 副歌:重複 & 吊胃口
- 吊鈸漸強
- 轉調
- 速度漸慢
結論:
- pitch perception
- 右側聽覺皮質對pitch較為敏感(頻率解析度),因此可以辨明音程
- 如與其他腦區有良好互動,可將之遷入音程
- beat and meter
- 拍鞋可促使人際合作
- 走路跑步等運動模式成為其基礎
- schema shifts
- 流行歌的轉調、換拍
Q&A:人類音樂抽象,需有音樂或者節拍,方能辨別。若無,人類可能無法理解,但或其它
動物可區辨理解之。
Q&A:認知基模的行程沒有關鍵期,但小時候學較為容易(約20歲以前)。
Cognition question and question
Q&A:有些音樂第一次聽會有情緒反應,部分可能是本能,如嬰兒可能從小就善於理解語氣中的情緒(或者狗也是)。另外,也有些聲音特質是成長過程中經由淺移默化而學習來,如體感認知(像是心情好時,走路也是輕快活躍;反之,聽到輕快音樂也會造成輕快動作,引起快樂情緒)。音樂往往是模仿身體動作,因而引起相關的情緒(image-schema)。只是這種學習是在無意識間學習的成果。
Q&A:對音樂的喜好是否有絕對性? 評價音樂需要聽覺皮質與orbitofrontal cortex互動,比較複雜的相對音感還需要inferior frontal cortex進行幾何學的運算,這些絕對性的特質可能決定共同喜好的原因(如對稱、距離等)
參考:The possibility of impossible cultures
Q&A:慢跑時聽音樂應可降低運動的撞牆期,並且提升腦內啡的作用。目前沒有相關的正規研究。
Q&A:作曲時mirror neuron是否活化? 目前相信其作用是促使個體互動與社交功能,但是在那之前,mirror neuron是用以監控自己的行為動作。
Q&A:需要高警醒度的功能時,是否可聽較有節奏感的音樂? 應該是有效的,如美國游泳運動員在下水之前都在聽音樂
Q&A:假設不是預期將被感動的話,是突然被某首歌所感動,其活化機制是否不同?
Q&A:音樂與情緒的關係? 各種情緒種類與對應的腦區不同,如快樂的情緒與運動區相關,而令人恐懼的音樂則與視覺注意力相關的腦區活化;喚起鄉愁的音樂會喚起VMPFC和海馬迴的作用,不和諧音也是如此
Q&A:不同大腦階段的音樂研究目前非常少。研究音樂與大腦的關係目前是無論年齡,僅有少數是針對年長者的探索。
Q&A:青春期前後對音樂的情緒反應可能有巨大改變。如陳一平等人的研究發現,高中以上對於悲傷的音樂較有感覺,而低於高中的人則對於戲謔逗弄的音樂有感覺,而無法理解悲傷的音樂
Q&A:讀書時到底要聽有歌詞或者沒有歌詞的音樂? 音樂治療的三個原則:
(1)同質原理 (iso principle):配合當下狀態與個人特質之喜好。如欲讓急躁的病人冷靜下來,應先提供快節奏的音樂後再將音樂節奏下降(如直接給予平淡的音樂,則通常個案不會理會;反之憂鬱症亦然)
(2)共乘原理(entrain):使病患更投入眼前任務。如莫札特的音樂可以促使某些音樂,可能因其轉調的特質使個案的空間旋轉能力提升。
(3)移轉原理(deversion):轉移病人的注意力。如聽到幻覺的思覺失調症個案,則使用其它音樂來轉移其注意力。
Q&A:音樂治療對於憂鬱症個案有深刻的影響。但是具體作用機制尚且不明。
參考: The arousing and cathartic effects of popular heartbreak songs as revealed in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listen
Q&A:節奏感不好的人,其動作協調性與效率是否較差? 可能,但沒有明確證據。
Q&A:承上,優秀運動員的節奏感是否較好? 可能,極端的例子如妥瑞氏症個案的基底神經核與常人有異,其運動神經也非常好。相關腦區包含SMA及運動神經區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