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.10.31 認知科學(六) Semantic networks

outline

  • theories of semantic memory
  • reading for meaning
    • 重點放在閱讀的意義理解
  • semantic development
    • 從發展角度切入語意發展
    • 以及後續的缺損
  • semantic deficits
長期記憶
  • 陳述記憶(declarative memory):可陳述的知識
    • 事件記憶(episodic m,):與特定的人、事、物相關,例如我5歲生日時,爸媽和我一起慶生
    • 語意記憶(semantic m,):一般至性的知識,例如生日會有蛋糕、蠟燭以及生日禮物
      note:儘管二者之間難以明確區分,有時語意記憶也有人事、物的結構,然而其具有較廣泛的性質
  • 程序記憶(procedural memory):種在程序與操作
The hierarchical network model
  • semantic memory:the part of memory that contains words, concepts, and facts about the world
  • A computer-based metaphor (hierarchical network) by Collins & Quillian, shown in Figure
    • 1960年代發展出個人電腦,普及進入日常生活中。
    • 人腦如電腦的比喻
    • 電腦的經濟性:節省、效能
      • 階層式的儲存:提取共有的特質,再依特別的特質放置到不同的節點,稱為「認知的經濟性」
        • 可利用較少的空間包含最多的概念
      • 證據:以「金絲雀是否是鳥」及「鮭魚是否是鳥」比較,發現如果概念距離越遠,反應所需的時間越長
      • 反例:以「金絲雀是否是鳥」及「鴕鳥是否是鳥」,雖然二者在概念上的距離相等,但是反應時間卻不同(金絲雀的題目較快)
        note:理論的架構可用實驗的方式檢驗
    • The spreading activation model
      • 概念之間的距離是以相關性為原則,例如星星跟月亮的關係較近,而月亮跟房子的關係較遠
        • 但是每個人的概念關係可能不同,如schizo.的故事編排可能特別精彩
      • 概念之間的關係彼此會連帶影響,稱為傳遞式的激活方法(spreading activation),如同漣漪般。
    • The semantic feature model
      • 概念之間依照特質進行分類
      • 概念有二個層次的屬性(feature)
        • 一般定義的屬性(defining features):屬於共有的特質
        • 特定的屬性(characteristic features):屬於特有的特質
  • 至今我們有許多理論解釋語意系統,但大多接受其"網絡"的架構
Free association
  • Sigmund Freud 提出的精神動力論:看不到、摸不到,但是會造成90%的人類心智歷程,稱為潛意識。為檢驗此冰山一角的潛意識,因而提出一些方法:
    • Free association:藉由個案自主陳述進行分析
  • Carl Jung:與Freud稍晚時期的精神科醫師,同提出精神動力(分析)論
    • Word association:由於free association所需時間過長,因此修改其測驗方法為word association。Jung主要分析個案陳述的第一個字。這也成為後續語意記憶研究的方法。
      • Chair(please say the first word that comes to mind)
        • 最常見的答案有四
          • table:集合
          • seat:部分
          • sit:功能
          • furniture:從屬集合
        • 不常見的答案
          • boy
          • color 
          • size
      • Schizophrenic speech:如大量測驗word association後,發現大量差異的,則稱為schizophrenic speech,顯示其語意記憶的特殊性
Reading for meaning:閱讀是研究語意記憶的一種方法
  • MRI Scanners:掃描過程中蒐集二種資訊(腦影像 & 行為反應)
    • 可藉由腦影像與行為反應間的相關,是研究常用的方法
  • 語言學的分類:彼此之間可以交互影響
    • sound(phonology):單字、單詞的聲音
    • spelling(orthography):單字、單詞的形象
    • meaning(semantics):單字、單詞的意義
  • 意義擷取與字音及字型的關係
    • Hu et al (2005)讓受試者在fMRI中判斷呈現的二個字間的是否相關(0,1 codings)
      • 相關結果
        • 高相關:  劍-刀(.73)、卒-兵(.34)
          • temporal lobe 
        • 低相關:雲-風(.10)
          • frontal lobe (IFG)
      • 影像結果
        • 意義的判斷,無論相關或者不相關活躍區相似(frontal & temporal lobe)
          • frontal lobe:fasciculus的聚集處即在frontal lobe,可能與其活躍相關
          • temporal lobe:研究dementia或者AD的病人,發現隨著病程個案的概念會扭曲、劣化,一旦範圍觸及temporal lobe時會造成意義屬性的轉變(狗是四隻腳=>二隻腳)
        • 語意的判斷大多集中在左腦半球(右腦僅出現在視覺區附近)
      • 大腦途徑
        • 神經纖維連結而成的快速通道(fasciculus):連結二腦之間或者皮質區之間的神經束,可迅速傳遞以增加傳導效率
Semantic development
  • 成人與兒童行為的差異: Chou et al (2009)
    • 成人反應的時間較短;兒童反應所花時間較長
    • 反應時間與字的相關性呈現反比
    • 腦影像
      • 意義判斷均在frontal
      • 相關性高在temporal
      • 相關性低在frontal
    • 年齡差異
      • 年齡越大者其神經活躍程度越高
    • 討論
      • 成人與兒童使用相同的腦區處理語意
      • 但是成人與兒童的活躍程度不同
  • 中英文字的比較:
    • 比較EAT和吃的差別 (文字系統不同,但是意義相同)
    • 腦影像結果
      • 視覺處理在枕葉特別活躍
      • 聽覺處理在顳葉特別活躍
      • 視覺與聽覺的訊息整合,均在左腦的frontal & temporal lobe (IFG & MTG)
        • 此結果與台灣的結果相似
    • 英文與中文結果之比較
      • 在frontal lobe,中文的位置較低,英文的位置較高(研究顯示,較高的位置與聲音的處理更為相關)
        • 英文較多聲音處理的部分
        • 中文較多異議處理的部分(記憶背誦)
      • 在temporal lobe,中文的位置較為後面,英文的位置比較前面
        • 英文較多聲音的處理
        • 中文較多字型及意義的處理
Semantic deficits
  • schizophrenia的好發期間落在15~24歲間
    • 可能促成發病的原因繁多,如壓力、基因、神經發展、成熟等等
      note:非洲與已開發國家的schizo盛行率相似,因而可能與考試無關
      note2:曾有人試圖比較哺乳類基因的'關係,但如何判別動物的精神分裂? 
    • 可能和語言發展有關? (語言發展的高峰在9~15歲,恰與schizo的發病率高峰相符)
      • 然而沒有明確的證據支持哪一個論述為真
  • Schizophrenia: thought disorder
    • loosening semantic association:個案概念之間的連結出現鬆散、混亂的狀況
    • symptom level: symptom dimensions 如何探討個案的個體差異及症狀?
      • show symptom structures of schizophrenia:區分不同subtype的症狀標準
        • Disorganized though (dimension)
          • conceptual disorganization
          • stereotyped thinking
          • poor attention
          • preoccupation:注意無法轉移到下一個話題
        • Assess disorganized though by fMRI (使用字的相關性比較個案與健康成人的腦皮質活躍關係)
          • 病人在IFG的活躍程度較高;健康成人在尾核(CN)的活躍較強
            • 病人在皮質區的活躍程度高
            • 健康人在下皮質區的活躍程度高
            • 下皮質區是活躍的起點,皮質區是活躍的終點
            • 推測下皮質區具有抑制功能,可抑制皮質區的作用(該停止時須停止)
            • 此抑制功能的強弱,影響個案的思覺失調程度
          • 病人在CN->IFG的連結強度較弱,則其思想的混亂程度高
  • Summary
    • 成人的發展成熟
    • 兒童的發展過程:隨著年紀成熟,區域間的發展越來越強、區域間的功能漸趨精緻化
    • 異常的發展(disorganized):區域間的連結,或者區域內的功能作用不同於健康人(變異性大,與其失調嚴重程度相關)
Q&A
  • 有人使用tDCS進行語意理解相關的治療嗎? 鮮少
    • 一來tDCS尚未盛行,因而未必敢接受治療
    • tDCS是否能深入語意處理的深層,目前尚未有統一定論
    • 目前尚未看到有人使用tDCS進行治療
  • native speaker或者第二語言的語意理解表現有無差異? 類似
    • 讓美國大學生學習中文字,均在左腦半球的frontal and temporal lobe的活化
    • 然而,多語環境成長的研究結果發現:
      • 外語從早開始學習,則在frontal lobe的活躍程度相似
      • 如較晚開始學習,則在frontal lobe的活躍程度不同,較母語弱
      • 另有文獻討論,較早學期的人皮質較厚;較晚學習的人皮質較薄
      • 大致的規律是後天環境可稍微調整皮質的發展(文化、語言的影響)
    • 實驗中的一組,刻意在1歲之後停止外語學習:結果發現其語言能力會隨時間下降
  • 語意理解上的top down途徑? 或者如情境理解的能力? 是,並且影響較大
    • ambiguity的情境研究有不少:
      • 如自閉症的社交情境障礙:無法區分社交情境的差異,進而造成表現怪異
      • 研究讓大人與小孩哭鬧要搶玩具,並且讓受試者進行區分
        • 正常兒童可發現成人爭取玩具是怪異的事情
        • 自閉症的兒童則覺得沒有差異
  • 閱讀的能力是否為人類獨有? 
    • 一般認為動物有自己的溝通(語言)系統,但是無法區辨這個系統是否與人類相同。 比較可能是不一樣的
      • 教黑猩猩手語,大約可以記得30個字手勢
  • 在有情境的狀況下不易察覺微小錯誤的機制
    • 在有情境的狀況下,如果過程中出現錯誤則不容易發現
      • 何以初階的輸入錯誤,仍可以正確理解意義?
      • 顯然過去的經驗與學習扮演較重樣的角色
    • 大腦中的概念(表徵)如何增加,以及增加之後表徵如何整理收納(排列)
      • 通常表徵藉由學習而慢慢增加
      • 提取的過程中,如果具有高關聯則容易提取;如果低關聯,則相對困難。然而可以藉由腦區活化來測量
      • 也可發展其他測驗來進行評估
  • 語言處理在語意及他人意圖之間的關係
    • 他人的意圖會影響自己的作法
    • 這種考慮資訊交替來往的部分,稱為溝通(communication)
      • ASD和Schizo的研究特別多
      • 提供語境,並且測驗受試者了解多少
  • 語意理解能力有無好壞之分?  以及如何增進語意理解之功能
    • 語意理解具有個體差異,也存在個體內差異
      • 心情好壞等因素影響'其對他人的判讀
    • 語言理解的介入策略?
      • 日本曾用tDCS可提升多重語意的反應速度,但僅是概念但尚且無法應用
      • 語言處理及語意理解時,working memory似乎是重要的建構;目前既存一些提升working memory的策略,或可改善
      • 閱讀部分,閱讀經驗也是能改善語意理解的正確性,如可利用情境去推測下一個字。
        • 似乎閱讀量較多的人,語言理解能力似乎較好
    • 電腦程式訓練人類智慧
      • 已販售,似可提升閱讀障礙兒童的理解
    • 腦波測驗腦力大小
      • 放大腦波進而改變物理現象
      • 似可藉由此方法延緩老化
  • 造字型態的差異,在大腦皮質上的反應關係如何?
    • 六書有象形、會意、形聲等等,如不同的購字原則?
    • 單字的形聲字(半數的中文):大多數是靠記憶(形狀意義),但是聲音的成分較少
  • 藉由偏旁猜測中文字的意思(類化效果)
    • 教美國大學生看中文,再考驗他是否能歸納這些規則,並且類化應用
      • 腹、肌、腿,判斷胸是否與身體有關?
      • 駭、垓、孩,判斷是否能判斷該地意思?
      • 結果顯示在左腦的額葉與顳葉有產生反應,故如果學習牽扯語意學習,則其腦區的活化將會被呈現(儘管偏弱)
  • 顏色的判別是先天或者後天造成? 其作用機轉為何?
    • 後天可以訓練顏色區辨能力,但前提是cone & rod數量正常
    • 不同語言可能使用不同的label,如果經過訓練之後,顏色區辨能力是否上升?
      • 語言相對論:思想影響語言,或者語言影響思想?
      • 很有可能是不同的,因語意理解上的差異(你所說的黃色,與我所想的黃色可能不同)
  • 為何在病人與對照組之間的比較,看IFG?
    • 因其反應最為明顯
    • 語意判斷可能與選擇(selection)相關,思覺失調症個案可能在選取能力較差(無法挑選出有意義的資訊,此挑選過程造成IFG的活化)
  • Schizo和ADHD的attention差異?
    • 二者均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
      • ADHD伴隨衝動可能交互影響,也可能獨立
      • Schizo可能在filter的地方損傷,造成無法選擇有意義的資訊
    • 不同症狀影響相同區域:最複雜的情況,臨床常見
    • 不同症狀有想不同區域:乾淨,但是相對少見
  • 閱讀障礙的兒童
    • 美國的研究以association task發現個案在額葉與顳葉的活躍均較弱
  • ASD和schizo的語意理解上有沒有差異?
    • 從DSM上二者均有語意理解上的差異
    • schizo左邊的IFG活躍較多;autism則是左邊的IFG少,但右邊的IFG多(代償解釋?)
      • 也許他們的神經作業機制不同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