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.11.07 認知科學(七) Vision

Receptor & receptor process
  • 針對特定刺激種類作用(例如光線、震動)
  • 將物理刺激轉變為電訊號
  • 神經傳遞的匯聚與擴散
    • Convergence:一個神經會接收到多個神經來的訊號,例如bipolar的receptive field較receptor的receptor field為大。
    • Divergence:一個神經會傳訊給多個神經細胞,例如bipolar cell的receptive field彼此重疊。
Photoreceptor: Cone and rod
  • Cone再分為S,M,L三種,針對不同波長
    • 紅綠色盲:通常是少M或L cone,造成無法區分紅色或綠色

  • Rod
Receptive field:通常指在視網膜上的區域,無論在LGN或者其它地區提及這個概念。
  • Receptive field
    • 重疊:convergence
    • bipolar receptive field較大:divergence
  • Center-surround:藉由觀察刺激範圍增加,與神經衝動強度的關係而發現。
    • on-center (off surround):感應光增強的狀況
    • off-center (on surround):感應光減弱的狀況
      • 關鍵在於bipolar cell上的receptor type不同
        • mGluR6 for on-center:抑制
        • AMPA for off-center:促進
      • 在ganglia cells以上才出現action potential
        • 在receptor cell and bipolar cell均使用membrane potential:特色是傳導時間較長,並且隨距離而減少。故在retina上至少需要20ms
    • surround:周邊由horizontal cell的作用
Trichromatic hypothesis
  • 明暗:直接以center-surround可解決之
    • 紅綠:似center-surround,但有二種型態
      • R+G-:處理紅色
      • G+R-:處理綠色
    • 黃藍:似center-surround,但也有二種
      • S+(R+G)-:處理藍色
      • (R+G)+S-:處理黃色
  • 在LGN之前上述通道彼此平行傳導進入大腦;進入V1之後則訊息整合到相同層的細胞
    • 例如on-center & off-center匯聚在同一個細胞中
    • V1的receptive field與LGN之前不同
      • 具有柵狀排列(on-off-on-off)
      • 也有紅綠、黃藍的處理,但目前尚未充分了解
空間頻率 & 對比頻率:空間、對比與亮度,都會影響人眼對視覺訊息的解讀
  • 空間頻率:光柵的疏密程度
    • 空間頻率的偵測能力,與receptive field的大小(密度)有關
      • 高空間偵測能力:receptive field小而密
      • 低空間偵測能力:receptive field大而疏,換言之,其神經細胞匯聚的程度也大(convergence)
  • 對比頻率:光柵的黑白亮度差異程度
    • 另有明暗差異之向度
    • 機制較為複雜,不在此贅述
      • 舉例而言,沙灘的對比較低,而海浪的對比高(因藍色與白色分明)
  • 可否偵測與清晰與否,未必相關
    • 可偵測高空間頻率者,得以偵測低空間頻率
    • 僅能偵測低空間頻率者,不能偵測高空間頻率
    • 然而,是否僅能偵測低空間頻率者,其對低空間刺激的解析程度高,此則未必
Visual pathway
  • 視交叉(optic chiasm):讓左右邊視覺訊息可傳遞至對側腦(靠近鼻端測)
    • 人類眼睛具高度重疊,因此屬於binocular vision
    • 馬類眼睛重疊程度低,因此屬於monocular vision
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
  • 共分為六層
    • 接收來源不同:雖有此差異,但是同一個LGN得到的是相同視野區域的訊息
      • 1,4,6 接受對側眼睛的訊息
      • 2,3,5 接受同側眼睛的訊息
    • 細胞種類不同
      • Parvoccellular:細胞體較小,軸突較小,代表其convergence較小(接收較少的訊息、receptive field較小),故對高空間頻率的感應較佳;因傳導時間較長,故對時間敏感度較低。
        • 屬於Dorsal pathway
        • 對顏色敏感
      • Magnocellular:細胞體較大,軸突較粗,代表其convergence較大(接收較多的訊息、receptive field較大),故對低空間頻率的感應較佳;因傳導時間較短,故對時間敏感度較高。
        • 屬於ventral pathway
        • 對顏色不敏感
        • 連接到LGN之第一、第二層,與明暗相關
          • 僅有on-center & off-center的差異
          • 確實有與Cone cells將接觸,唯其作用可能僅與S(R/G)的明暗有關,此機制可能在bipolar cells
      • Koniocellular:分配在4,5,6的間隙中,可能與藍光有關,目前所知有限
        • 似乎只有接收到S cone,因此推測可能沒有center-surround的機制
  • 為thalamus非常小的區域,附近有其它感覺的重要傳輸區
    • 因此幾乎所有感覺的訊息,都先經由thalamus再傳到cortex
      • 睡覺的時候thalamus的作用小,大多是hippocampus作用(白天則相反)
  • 接收來自layer 6 cortex的回饋
    • LGN連接紹視覺皮質的4,6層
    • LGN也接收視覺皮質的6層以及TRN整合的訊息傳遞
  • Receptive field:為求精確研究之精確,故同時測量LGN及腦皮質神經細胞的活化程度,並且需確認其相接(僅有單一突觸相連;藉由觀察彼此的發生有無相關,以及發生時間的合適性判斷)
    note:假設A和B神經相接,如A產生10個波峰,不代表B會產生10個波峰,需視其連結緊密程度而定;依B產生的波峰數量,可作為其傳導的效率指標
    note2:經過越多次傳遞的訊息,此種\測驗方法越來越不準
    • 當訊息傳入視覺皮質層V1(IV)的時候,訊息仍彼此平行(投入不同區域
      • 但是進入視覺皮質層V1(III)以上的時候,左右側的訊息將整合,因此不再彼此分離(在LGN仍是單眼,但在視覺皮質層V1(III)以上開始為雙眼)
V1 cortex
  • simple  receptive field
    • 可分為促進區與抑制區
    • 促進區與抑制區的結果可彼此抵銷
    • 可以藉由receptive field的形狀預測其反應
  • simple and complex cells
    • 對特定方向敏感的神經,將訊息匯聚於同一個細胞上(因此可對光柵方向有所選擇
    • Hierarchical model
    • 自然影像與人工影像
      • 自然影像大多數是水平、垂直向,但是沒有那麼絕對
      • 人工影像大多是水平、垂直向,並且比較集中、明確
        note:神經有此特性,可能與影像有關;如今已知影像有水平、垂直較強的特質,可預測神經也有類似的效果
    • Oblique effect:人對於水平或垂直訊息的敏感度較高
老化對視覺之影響
  • 隨年齡增加,減少對高空間頻率的辨識能力,但是在低空間頻率則沒有差別
    • 但是無法區分具體原因,如角膜跟水晶體的老化
V1 cortex organization
  • Column:縱貫不同層的柱狀結構,相同column的性receptive field彼此重疊度高
    • 直徑約1mm
    • location:可再分為同側與對側的訊息來源(平均
    • orientation:可再分為不同角度的刺激
  • Binocular Rivalry
    • 神經有選擇性,傾向左眼的訊息或者右眼的訊息
      • 與V1的作用相關
Extra-Striate cortex
  • 傳導途徑:藉由猴子的研究發現,不同區域受損造成不同的功能表現
    • Dorsal pathway(where):V1--V5
      • where question
      • Dorsal stream (MT, V5)可能與動態訊息相關
        • 沒有腦傷的前提下,人最低可以偵測到3%相關性的動態
        • 如有腦傷的狀況,則至少要有60%以上的相關性動態才會被觀察
        • 故dorsal pathway與動態訊息相關
          • Aperture problem:只看有限資訊的狀況下,難以判斷其動態的狀況
    • Ventral pathway(what):從側邊的途徑移動
      • what question
      • Ventral stream V4:具有高度特定性
        • IT:對於手的形狀有最佳的反應,或者對於其它特定形狀有最佳反映
          • FFA:對於人臉反應最佳的腦區
            • 可經由學習之後有所成長,包含那些對於與人臉相似的物件區辨功能
          • Module:不同區域對於不同類型的刺激有最佳反應(不再只是線段、方向的特異性)
    • 似乎在聽覺上也有類似的途徑差異(about what and where)
  • V2:緊接著V1的途徑,所有的訊息都會先經過V1之後,再分配到其它視覺皮質
    • 同樣的,大部分的訊息也會經過V2之後才分發出去
    • 少數的訊息直接從V1投射到MT,而不需要經過V2的作用
    • V2的神經與V1相似, von der Heydt等人的研究發現約有1/3的神經有board ownership的特質
      • 即使在local受到的刺激相同,但因應周邊刺激的狀況不同,而有不同的活化型態,這稱為board ownership,與邊界偵測功能相關
      • 至今尚未有了解明確的作用機轉
  • 研究神經衝動與行為之間的相關性,這是較為容易的議題;
  • 研究人造相同的神經衝動,是否會產生相同的知覺,這是困難的議題。

Q&A:
  • 視覺與聽覺的互動: Yes
    • 如腹語術:即便人偶不可能說話,但仍會認為是人偶說話
    • 如球體碰撞:如二顆相同的球體交叉通過,如有聲音則會認為是碰撞;如沒有聲音則被認為是川替穿過
  • 看到他人痛而感同身受(如看到他人打針)
    • 可能是由視覺引起的幻覺
  • 盲人的視覺皮質會被其它功能取代
    • 但受限於先天盲與後天盲
  • 人類視覺記憶是否不如其它感官(如聽覺或者嗅覺)?
    • 嗅覺的區辨能力較差
    • 如以不同感覺間站大腦皮質區域的比例來看,視覺有25%,聽覺有7~8%,嗅覺則更少
  • 視皮質受損對行為的負面表現
    • 基本上是看不到東西,但可能可以避開障礙物
    • blend side(即便看不到,但是可避開障礙物之能力)
      • 此可能與其它視覺途徑有關(至今未明) 
  • 人臉區辨能力之好壞區別?
    • 是,應有個體差異
      • 也包含器質性的損傷造成之影響
  • 對上下顛倒的臉的辨認能力較差
    • 確實較差,但如果經常訓練,則能力可能趨近於正常的臉
      • 與學習跟記憶密切相關
  • 新生兒的視覺及人臉辨認功能? 以及是否與成人差異?
    • 未有相關研究,因無法剝奪兒童看臉的能力
    • 人臉跟body part於現實中難以同時呈現(因看到全身代表距離較遠;看到人臉則代表距離較近),故相關研究較難
  • 天生盲人的視覺經驗? 沒有
    • 後天盲人的視覺經驗則有個體差異
  • 盲人夢?
    • 天生盲則沒有影像(因天生沒此經驗)
    • 後天盲則可能
  • 人臉辨識的程度儀器是否能做到?
    • 區辨不同,儀器表現較佳;因儀器為點對點比較
    • 區辨不同照片相同的人,則人的能力較好(因容忍度較佳)
  • 我國對亞洲人的臉區辨能力較佳,對非洲人的能力較差
    • 與訓練及學習有關,多看起張臉就好
  • 失認症
    • 如FFA受損無法區辨人臉,但可能有其它代償策略
  • 不同感光細胞可偵測不同光線,則是否能看到與其他動物相同的視覺?
    • 是,若也有該細胞,則能感受到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