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.11.28 認知科學(九) Learning and Memory

記憶研究的重要議題

  • 記憶有無不同類別
  • 記憶的儲存
    • 如何儲存?
    • 儲存在哪?
  • 記憶如何保存
    • 初始的固化
    • 系統性的固化
    • 提取的固化
學習心理學的哲學根源: 經驗主義
  • 理性主義(rationalism):認為人有理性,智慧乃天生,隨年齡成長。
  • 經驗論(empiricism):人出生而無知,智慧來自經驗。對外界事物的經歷是知識的唯一來源。
經驗主義者的理念
  • Locke:認為心智如空白泥板,經驗在其上刻畫痕跡,但心智如何操弄這些痕跡則是天生的。
  • Hume
    • Impression:外界刺激在大腦中留下的直接感覺,這是知識的最終來源。
    • Ideas:impression產生之後保留下之複本(當刺激消失時impression則消失),屬於模糊且概略的記憶
      • simple:不可以分割
      • complex:可以分割
    • 知識運作的基本歷程是聯結(associations),是推理歸納基礎
      • similarity:概念上相似的東西連結在一起
      • contiguity:時間上相近的東西儲存在一起
    • 一再執行之動作會在將來遇到相同狀況時較順利執行,此稱為習慣(habit)。習慣運作不需要經過大腦思考(implicit)
  • Thomas Brown提出secondary principle of association
    • 時間靠近、記憶清楚等特色,造成記憶容易連結
  • David Hartley:第一個提及神經的學者
    • ideas以共振的方式在神經系統中形成聯結(捨季animal's spirit的說法),同時或者相繼的共振是重要的(principle of contiguity),時間接近事形成聯結的重要原則。
  • Mill: complex ideas雖不直接源自於經驗感覺,但是可以由simple ideas所形成;而complex ideas同樣可以被聯結。換言之,外界提供的simple ideas可以彼此組合、聯結,進而產生更複雜的概念。
    • ideas一旦結合之後,即個別的特性會隱沒於整體特性中,因而就不能再抽出個別特質
  • Alexander Bain:summation and creativity與association相關
    • summation:某一個idea之強度能同時興琴他相關idea所增強
    • creativity:很多ideas結合在一起後`會產生直接經驗沒有的額外特性
    • 首先提出reinforcement之主張:如果將二件事情聯結在一起並且產生良好後果,則他們會聯結在一起,未來也更容易聯結。 
      • 此概念為Spencer發揚光大成為Spencer-Bain Principle,這是後來由Throndike所提出的law of effect
    • 第一個區分reflexive behavior及volitional behavior
      • reflexive behavior:複雜化屬於自然歷程
      • volitional behavior:複雜化為意志歷程,需經過思考
理性主義
  • 感覺經驗並不完整
    • 知識無法從不斷變動的感覺經驗中提取
  • 若要得到真理
    • 需餅氣經驗從事哲學思辨,方能抽出物體的本質
  • 推理是唯一知識的來源
    • 經驗不過是一堆雜亂無章的東西
    • 只有透過內在感知的解釋才能成為心智內容,而這些解釋或者推理的能力是與生育來的
  • 時間上將接近的東西不能決定其從屬關係
    • 事實上存在許多不同的時間關係,例如平行、對立等均可做為其它指標
  • Kant:存在先驗的真理,是人類心智與生俱來的。人即依據原則組織外界的經驗,假定所有事件均有其原因,因此促使感覺經驗形成ideas
    • 經驗只是產生知識的一個觸發點
  • 天生內在之智慧隨發展而逐漸顯現,猶如花苞一樣綻放
學習的定義:個體的精力所導致之持續性的行為或者潛能改變的過程。
  • 有機體單一或者多次的經驗,形成一個內在表徵。(學習的要素)
  • 為一歷程,學習及引起的變化不是在經驗產生瞬間就完成。
  • 是持續變化而不是暫時反應,學習與表現不同。
  • 行為的改變不全來自於學習,如疲勞、腦或者肢體受傷、中毒等。
  • 先天遺傳提供某些學習知識之必要的起始動力(支持理性主義)
  • 非聯結(non-associative)學習涉及一個刺激的學習
    • 習慣化(habituation)
    • 致敏化(sensitization)
  • 聯結(associative)學習
    • 古典條件學習
    • 工具條件學習
  • 認知學習(cognitive learning)涉及多刺激或者行為的組合
    • 聯結:時間上的順序,單方向
    • 整合:沒有時間上的順序,雙向影響
  • 觀察學習(observational learning)涉及觀察他人的學習經驗
\學習記憶與神經可塑性
  • 神經表徵(neuron representation):神經系統紀錄外在刺激的神經改變。
  • 基本假設:心智狀態的改變為腦改變所致,而此腦的改變若能保存,方能有永久性的轉變。故學習是外界刺激造成大腦的改變,並且可保存,影響個體後續之行為。
  • 瓶頸:學以致用的狀況難以解釋(學習的情境與應用的情境並不完全相同,如舉一反三)
    • 學到的教訓會超脫初期產生的情境,而成為一個內化的知識。
    • 這些知識可以重組與增長。
  • 相對於學習產產生的知識,神經系統的對應變化稱為印痕
古典與工具條件學習

海馬迴涉及靈活運用已有的記憶
  • Eichenbaum的研究
    • 訓練老鼠聞不同物後做出選擇
      • 依據選擇則可以得到回饋(獎賞或者懲罰)
    • 老鼠可以靈活應用這些知識
學習與記憶化約取向的研究
  • 成分化約(constireductionism):把一個複雜的現象分解成不同的單元,通常是由大而小。進行成分化約時,必須注意在畫約翰原始的差異性與共同性。
  • 研究樣本也通常會化約,學習記憶的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由個體到器官,由腦到神經核、細胞甚至突觸分子
  • 解釋化約(explanatory reductionism):以低層現象所獲得致的原理,解釋高層現象。長嘯增益作用所捯的現象,解釋記憶的獲得與保留。
  • 理論化約:用一個理論完全取代另外一個理論。例如用神經生物學解釋神經心理學的概念。此過程可以把行為架構轉化為神經系統的架構。
多重記憶系統(時間分類)
  • Gall and Spurzheim認為記憶系統不是單一系統(骨相學)
    • 人在記憶不同事件上的能力有所差異,不同位置的腦有不同的記憶功能
  • Ribot:腦傷會損害一種記憶,但不損及其他的記憶
  • William James
    • primary memory
    • secondary memory
  • Hebb
    • STM:神經衝動層次的改變
    • LTM:依賴神經生化與結構的改變
  • Atkinson & Shiffrin
    • sensory register
    • short term store
    • long term store
  • Squire/Nadel/Duai
多重記憶系統(內容分類)
  • Maine de Biran提出有三個不同的記憶系統
    • mechanical:動作相關的習慣,同今天的procedural m
    • representative:對於發生的事件與事實的記憶,同今天的declarative m
    • sensitivity:情緒與感受的記憶,同affective m
  • Bergson
    • motor mechanism:頓記憶的內容`一經觸發便源源不決而來,是一個有秩序的自動系統。
    • independent recollections: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個有日一的事件
  • Mishkin: 記憶系統與習慣系Squire and Cohen提出陳述記憶與程序記憶
  • Graf and Schacter:外顯記憶與內隱記憶
  • Sutherland and Rudy
    • configural associative system:沒有時間相近的順序問題,而是將所有資訊由高而低整合產生的高層表徵,此系統依賴海馬迴
    • simple associative system:記憶間的連結強度而改變,隨著出現次數而整合。不依賴海馬迴,但是仰賴sensory motor system。
多重記憶系統(型態分類)
  • Tulving將外顯記憶再分為語意和情節記憶
    •  語意記憶:知識性的概念
    • 情節記憶:實際上發生且經歷過的記憶
The Perruchet Effect (記憶可有不同的分類,但分類不等同於實驗作業的分類)
  • Perruchet用人類的眼瞼反應條件化作為研究作業
    • 給予一個聲音提示,並且在聲音之後有50%的機率被吹氣
    • 如果多次聽到聲音之後沒有吹氣,則眼瞼關閉的力度下降,並且對於下一次的預期提升(一如gambler's fallacy,一次又一次的相信下一次一定...)
      • 內隱與外顯的傾向竟是相反的
    • 如果多次聽到聲音之後都有吹氣,則眼瞼關閉的力度下降,但是對於下一次被吹氣的期望則下降
      • 外顯得表現不能預測內隱的表徵
    • 上述的流程如果改用反應出現的時間,也得到類似的結果
    • 這樣的果顯示行為反應基於聯結論,但是自己沒有覺察。此學習結果也不等於自己關推論的學習。
      • 主觀判斷的感受與實際上學到的東西是不同的
Henry Gustav Molasion
  • 1960的個案報告:個案因癲癇的問題而切除部分顳葉,其癲癇症狀改善,但是苦於嚴重的失憶症。
  • Brenda Milner發現個案的記憶喪失可能與海馬迴有關
    • 個案的外顯示記憶受損
    • 個案的內隱(動作)學習正常
聯結學習中的認知因素:意識覺察
  • 在進行延宕條件學習時候
  • Delay conditioning:條件化刺激與原始刺激同時結束(時間上有重疊)
    • 無論海馬迴是否正常,都可以學會
  • Trace conditioning:條件化刺激與原始刺激不同時間開始,並且二者之間有時間落差(不重疊)
    • 正常受試者須發現刺激之間的關係才能答對,若沒有發現則無法提升作答表現(需要海馬迴)
    • 失憶症的個案無法學會此種類型的學習
  • 痕跡條件學習因此常認為是動物陳述性記憶的一種指標。
    • C.Koch認為痕跡條件學習可以用來研究動物的意識行為
HM的啟示
  • 此個案的案例發現海馬迴切除引起失憶症: 現代記憶研究中認為海馬的重要性
  • 當海馬被懷疑與記憶有關後,許多研究室圖切除動物的海馬迴,但是結果非常混亂(甚至有些行為反應反而提升)
    • Mishkin發現delayed non-matching to sample task後,才驗證海馬迴的重要性
  • HM的失憶症與記憶的三個重要問題
    • 記憶有不同的形式,有些記憶因切除顳葉受損
    • 外顯記憶的成熟與海馬迴有關
    • 記憶會有不同的階段,新記憶依賴海馬迴,久遠則否
  • 海馬與人類事件記憶(具時空背景)及動物空間記憶有關
  • E./C. Tolman提出動物在迷宮學習時會形成認知輿圖(對於整個迷宮的認知圖,知道迷宮中各處的聯結)
    • 發現一個持續不給予獎勵的老鼠,在走過多次迷宮之後,第一次給予獎賞時有極佳的表現,甚至跟一直領獎賞的老鼠相同
    • 顯示過程中他們也在學習,只是沒有表現
    • 認知輿圖
海馬與時空情境
  • 1971年O'Keefe & Dostrovsky發現
    • 海馬細胞對空間位置有反應
      • 老鼠跑到特定的情境中,特定的細胞有較強的神經衝動
      • 老鼠離開特定的情境後,特定的細胞衝動就消失了
    • 這些細胞的活躍與老鼠頭部朝向與所行走的路徑有關
  • 1978年O'Keefe與Nadel合寫The Hippocampus as a Cognitive Map
    • 動物表徵外界環境的方式有二種
      • Locale system:紀錄空間位置彼此之間的相對關係。無論我落在空間中的哪個區域,我都能找到出路。例如清楚了解台大的地圖,因而能自由穿梭在校園中。此靈活的機制與海馬迴相關。
      • Taxon system:固定某一個地標而記錄行為反應。例如只記得從大門口進入沿椰林大道轉小椰林走到心理系統的途徑,則個體僅有這一個途徑而無法自由穿梭在校園中。此與Basal ganglia功能相關。
    • 海馬細胞的空間區域並非一成不變
      • 有些穩定不變
      • 有些納入新的環境要素而固化之
    • 一個細胞可以同時表徵不同環境中的不同範圍
      • 相鄰細胞的空間區域有時大致重疊
        • 有時會有極大落差(相同反應的細胞相隔可能很遠)
    • 海馬迴表徵外界環境的方式是topological(點的特定對應,但是不反應在海馬迴細胞的分布置上)
      • 實際上是cognitive map
      • topographical類似視覺系統的處理,是分配位置有相對之對應關係
        • 如為space map則有這種類型
    • 顯示海馬迴有其特定的重要性
Grid Cells
  • Hafting, Fyhn, Molden, Moser & Moser (2005):在dMEC(海馬迴前一站)發現,當老鼠探索空間環境時,每隔一定距離就會規律放電
    • 放電的位置中心形成一個連續的三角格式
    • 不同細胞的三角格結構會稍有距離差異
      • 如校正後,會發現這些結構是一致的
      • 換言之,空間結構可藉由這個細胞紀錄而形成連續的小地圖標記
    • 當環境的地方有所變動時,這些細胞的反應區也隨之轉動,顯示外界目標物的變化可以校正地標

學習記憶的神經表徵:如何儲存? 存在哪裡
記憶表徵的本質
  • 結構層次(Macro level):記憶儲存倆? 
    • 所有的記憶都存在一個區域
    • 記憶散佈於整個大腦中,不同類型用不同的方式儲存
  • 細胞層次(Micro level)':一個細胞是否可以記得一個完整事件? 或者一個細胞可以記憶多少東西?
    • 不同的記憶猶不同的特定細胞紀錄?
記憶細胞機制的早期思想
  • 祖母細胞(Grand mother cell)
    • William James:經驗會在腦中留下痕跡,他們是產生聯結的基礎,但鮮為人注意
    • Freud:首度認致知覺與記憶的神經基礎有不共同於一個細胞之特性(穩定與變異)。腦中有二種細胞:
      • Permeable neorons:掌管perception,對特定刺激的特質是固定不變的
      • Impermeable neurons:掌管memory及一般心理歷程,可能是變動不居的
        • strictly localized
        • one to one neuron-event mapping
    • Jacques Leob:記憶是一個動態歷程,把腦中某一塊固定的地方視為記憶永遠儲存之處
    • Kornorski的交換機制模型(switchboard model)
      • 學習是建立二總之性細胞的聯結(將二個概念包裹在一起)
      • 刺激表徵由腦內知性細胞負責
      • 無法解決爆炸災難(explosion catastrophe)的問題
        • 一對一的特定性關係,但是周遭環境有無窮多的資訊,因而可能產生細胞不夠用的狀況
細胞與結構層次的澄清
  • Richard Semon:儲存的區域與事件未必相關,並且可以是動態的狀況
    • 記憶神經痕跡(engram)
      • 儲存在大腦的不同區域
      • 唯有需要時才提取,並且包裹成同一個事件
        • 就像是知覺系統,特質在不同的地方分析,但最後可組合
  • Lashley:認為如果記憶存放在特定的區域,則破壞可以造成特定的學習結果消失。但是其無法找到一個特定的對應位置。
    • mass action:有越多的神經組織,其記憶功能越好
    • equipotentiality:大腦中不同位置的價值,在記憶的概念上是等價的
  •  Hebb提出cell assemblies
    • macroleve:分散在不同區域,記憶存放在一個分散的網路上l
    • microlevel:動態過程,依賴二個細胞之間的偶合性(coincidence)。即有數個不同的細胞群,任一組活躍的結果都會造成相同的成效,但他們不會明確的對應哪一組作用。
海馬迴以外的區域
  • 也參與記憶的作用
  • 依序破壞這些區域,造成的記憶損傷效果越強
  • 因此,陳述性記憶的概念不會僅涉及海馬迴
    • 此區域損傷引起記憶損失,只與最近形成的記憶有關
記憶與正常人的海馬
  • 破壞的研究代表特定腦區有其必要性,但是無法證明其參與某一個特定的功能
    • 要證明特定的腦區參與某個歷程,除破壞會消失的對應外,也需支持其在特定作業中有神經活化的狀況
  • 不同海馬迴的作用
    • 前部
    • 中部
    • 後部:與空間記憶相關
學習預測氣象與人類的基底核
  • 刺激是以機率的方式連結(某個刺激與結果有機率上的關係)
    • 如提供四張圖卡,讓受試者猜測出太陽或者下雨,研究者只會提供結果
    • 結果發現此過程中受試者的關鍵腦區並非海馬迴,而是基底核
  • 基底核受損的個案無法學習預測的機制,但是可以認得有哪些卡片
  • 海馬迴受損的個案可以學習預測的機制,但是無法認得有哪些卡片
恐懼學習機制
  • 學會一個情緒反應與杏仁核密切相關
    • 不同的刺激都可以連結到杏仁核,並且產生聯結
    • 原始刺激可以直接引起後續反應,但是條件刺激剛開始不行
      • 隨著條件刺激與原始刺激多次配對之後,可能將之合併取代,因而可以
  • 當杏仁核發生作用時,可以引起一連串的恐懼反應
伴隨學習的突觸變化:學習的神經作用機制為何? 如何呈現?
  • 神經傳導物質增加
  • 神經傳導物質的受器增加
  • 神經突觸的活動區辨機增加
  • 其他中介神經元促使神經傳導
  • 新突觸增生
  • 神經末梢聯結的改變
海伯法則(Hebbian Rule)
  • 基於經驗主義而認為,神經系統要產生聯結之關鍵應為時空接近性(temporal contiguity)
    • Activity coincidence:當二個神經細胞的活躍在時間上有一致性的時候,其神經之間的連結會增強
      • A喜歡B,但是B不喜歡A,每次B在戀愛的時候A都去當燈泡,則有朝一日A可能跟B在一起(嗎?
      • 也可以用來解釋CS和US對於UR和CR的關係
  • Plasticity in a neural chain
  • Plasticity in a superordinate circuit
  • Plasticity in a cell assembly
分散記憶的神經證據:猴子的下顳葉的細胞活動
  • Gross and Rolls發現猴子的下顳葉有細胞會臉部有所反應
    • 持續觀察猴子對臉孔的辨認,發現隨著臉孔出現的次數,其細胞的反應漸漸有所差異
    • 萬一加入新的刺激,則這群細胞需重新變化而產生動態平衡
近代神經科學家的看法
  • 1970年代神經科學的興起,研究專注二個問題
    • 承認沒有單一記憶儲存區,不同形式的記憶存放在不同的腦區,因此研究重點轉為尋找an engram,找到一個有關的區域,進而研究其如何增強彼此
    • 細胞作用機制是可能的方向,例如長效增益作用
  • 依據Hebb的理論發展出的聯結模式(connectionist model),形成所謂的PDP(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 model)
  • 記憶並不是由神經細胞所表徵,而是由神經細胞之間的聯結強度而表徵
    • 不同內容、強度有其不同的表徵
記憶表徵在腦中的分布
  • 多量素樣態分析(multi-voxel pattern analysis):新的分析方式將大腦分為voxels,可以分析不同位置與物理量刺激的關係
  • 結果發現皮質對於刺激的表徵相當分散
    • 調節刺激被收錄的機制,可能也是一個分散的網絡
  • 將訊息維持在工作記憶時,所動員的是對刺激知覺表徵網路(原被活化的那個記憶網路
  • 顳葉內側腦區的不同voxels會表徵觀察者的環境中的事物,記下刺激的位置與類別
  • 回憶過去的事件時,會重新興奮原先紀錄事件的皮質網路(用哪裡紀錄,在回憶的時候就是那個區域被興奮)。
    • 不同的回憶(自由回憶、來源監控、記憶/再認),啟動這個網路的不同部分以及其他外加的區域,依照目標而定
  • 回憶的目標會影響提取線所造成的皮質興奮。回憶過去的經驗特徵墜使皮質重現當時活動記協。外顯與內隱的方式測驗新舊記憶會引起皮質的不同作用。
  • 分散於新皮質與顳葉內側在收錄刺激時的活動狀態,可以預測提取時的表現(如果活躍程度高,則預測成功率較高)。散步的神經動態相似性影響其提取的成功。
    • 單一區域必然與事件有相關
    • 但是可能存在其他與之相關的區域
    • 網絡建立在哪裡,以及如何被喚起應用?
記憶穩固假說(memory consolidation):學習之後需要一些時間,才會產生永久穩度的記憶
  • 穩固的本質
    • 生理上的刺激後呈現的神經興奮共振
    • 心理上刺激出現與更長時間一段時間後產生的抽象過程
  • 穩固的歷程
    • 對於記憶材料主動進行組織
    • 一個隨著時間的自動過程
  • 穩固所需的時間
    • 有些研究顯示僅需要數秒
    • 有些研究顯示需要數年
記憶穩度的概念產生
  • Quintillian:睡覺可以提升對於昨晚的記憶,是自然的過程。
  • Ribot:病人從失去意識的狀態清醒後,不記得發生意外的狀況,但是可以記得更早發生的事情。
    • 認為一個記憶需要固定及組織需要一段時間,在衝擊下皮質不足以應付所需要的神經活化作用。
    • 第一個提出記憶固化的概念
  • William James:從初階到次階,就是需要穩固的歷程
  • Muller and Pilzecker:利用無異議音節(人類語言的材料)作為研究題材,發現二組音節學習的時間靠近可能互相干擾,但是如果分開則能學習的較好
    • 顯示學習在刺激結束之後仍需要延宕一段時間
    • 神經通道中的活動在之後持續之生理活動,是為增加聯結的固定性
  • Burnheim:在穩固的過程中,有些組織必須要完成,須也充分時間作用。記憶穩固時間支持Ebbinghaus所發現的spaced較massed learning為佳,因為組織記憶需要時間
    • 分散學習:少量多餐,因為需要時間消化
    • 密集學習:一口吞,容易消化不良
記憶穩固概念的發展
  • Sherrington:發現有脊髓神經在刺激消失後有after discharge的現象
    • 顯示刺激結束之後的神經繼續活躍是有可能的
  • De Camp:若干擾after discharge,是後續學習干擾之前學習的主要原因
    • 越是相似的活動,干擾程度越大
  • 1920年代,記憶穩固已經成為研究中正視的問題。但仍有下列問題在討論中
    • 電擊產生的失憶症(shock amnesia):原用於治療depression的治療方法,有些個案在電擊之後憂鬱的症狀會舒緩,但是可能造成近年的記憶損傷。
    • 回述性干擾(retroactive interference)
    • Zeigrnik effect:新遇到的事件,如被干擾或者中斷之後,稍後會自然浮現。 這些被干擾或者中斷的活動雖然不在意識層面,但是這些過程他們在腦中進行。
  • 1920年代之後漸被忽視,但是1980年代之後再復興
認知心理學家眼中記憶的關鍵
  • Roediger(2008)提出的model:但是沒有提及時間造成的影響與變化
    • Subject:受試者特性,如IQ、有沒有腦傷、年紀等。
    • Encodin
    • Retrival
    • Events
心理學對記憶穩固假說的質疑
  • 行為主義興起,強調客觀的測量與後天經驗的重要性
    • 當人腦活動無法測量,且將神經運作為先天決定
    • G. Kepppel:身為一個認知取向的心理學家,我發現人類學習實驗的行為證據與神經生理理論間少有關係
  • Underwood(1957)回顧一堆研究結果,發現遺忘的變異很大,但是唯一關鍵的因素是PI擾亂提取所致
    • 順向干擾(proactive interference, PI)
    • 逆向干擾(retroactive interference, RI)
    • 重點是彼此競爭提取造成的
  • 記憶穩固賈書的地位難以穩固的原因
    • 研究難以重現
    • 固化後又可被改變
    • 究竟如何影響?
RI是否因時而一?
  • Muller and Pilzecker實驗中RI有因時間差異的效果,是支持記憶穩固賈書的關鍵證據
    • 干擾學習離原始學習越遙遠,逆向干擾的效果越不明顯
  • 許多後續研究無法做出相同的結果
    • 二個做一相差不同時續不造成干擾
  • Wixted(2004)指出實驗失敗的可能原因
    • 第二列表學習過於接近第一列表的回憶,造成回憶的抑制
    • 穩固時期(第一與第二列表之間)常被插入其他活動
穩固期間的活動
  • 中途插入的活動未必會產生記憶,但是會干擾其記憶的作用
    • 無論是插入列表,或者是圖片,都可能造成影響
  • 成為研究中的二難,因不響干擾原始的coding,但是又不想讓其暗自記憶影響
    • 使用隨機的圖形來避免記憶的效果
PI解釋的退隱
  • Underwood曾盡力試圖證實PI抑制提取為遺忘的主因,卻發現解釋能力非常有限
    • 只有集中學習時會出現
    • 日常的分散學習中根本沒有PI
    • 1983在其退休的論文中建議應該將PI移除,找尋其他方向
  • Meltion & Irwin (1940):干擾作業越熟練對RI的干擾則越少
    • 結果發現第二列表干擾第一列表的效果,反而隨第二列表熟悉而干擾增強
    • 為確認第二列表學習越好是否影響與第一列表的區隔
      • 結果發現學得越好,越能區分,一如預期
    • 無法解釋第二列表學習的加強,對第一列表造成的干擾增強之狀況
      • 因此叫做factor X
神經研究:學習後干擾效果
  • Ducan and Gerald(1949)以老鼠與電擊做研究
    • 發現學習後立刻電擊,記憶損傷的較大;越晚電擊,記憶損傷越小
記憶穩固理論之神學研究
  • Hebb(1949)提出記憶雙痕跡理論(dual trace theory of memroy),認為協導致一神經迴路的震動活動,從而形成結構上的改變
    • STM:神經震盪
    • LTM:神經結構。如果衝擊神經震盪造成結構改變失敗,則不會產生LTM
  • McGauh(1959):學習後影響腦部活動可以阻礙記憶,也可以促進記憶。學習後立刻給予刺激,提升的效果越好。
心理學對記憶穩固假說的質疑:記憶穩度需要多少時間才能穩固?
  • HM的例子
    • 切除之後,往前忘記約5年的記憶
  • ECS的例子
    • 電擊之後忘記1~2年的事情
  • 切除海馬的猴子
    • 遺忘8周的記憶
  • 如使用記憶促進藥劑影響記憶成效
    • 在10分鐘內都可以有不錯的效果
  • 到底多少時間影響? 有三個看法
    • 不同時間指稱同一個概念有其問題,根本證據支持此概念,因此建議遺忘
    • 記憶穩固的時間差異反應大腦對於衝擊(切除、藥物)的感知程度
    • 記憶穩固本身有不同階段,因此有不同的時間
記憶穩固的二階段論
  • Squire and Avlerez(1995)將長期記憶區分為:標準穩固理論SCT(standard consolidation theory)
    • 新近記憶(recent memory):在數小時內可以完成,是海馬迴的突觸轉變(cellular/synaptic consolidation)。使不同訊息匯入海馬迴的,利用其迅速的可塑性而紀錄之。
      • 分散的腦區,藉由海馬迴的特色篩選,進而產生聯結。此時期藉由海馬迴協助激發這些神經
      • 特色之一包含資訊輸入海馬迴處,也會受到海馬迴的回朔影響
    • 久遠記憶(remote memory):需要數日的時間,人類需要經年累月。過程牽扯到多個腦區,以及皮質間的連結溝通,因此稱為系統記憶(system consolidation)。
      • 經年累月之下,這些與海馬迴聯結的腦區彼此也會溝通,最後成為一個群組。所需要的時間很長,但是在之後移除海馬迴之後也不造成影響,因為彼此已經群組化
      • 之所以需要這麼長時間,是因為彼此搜尋、配對共同特質需要很長的時間。但是使用海馬迴中介,可以提升效率
記憶穩固歷程的分化
  • 記憶痕跡在時間上的變化:MTT(Multiple trace theory)
    • 每次回憶都會在海馬迴建立一個新的節點(因每次的提取情境差異)
    • 越久遠的記憶,其保留下來的結點越多。如海馬迴沒有切得很乾淨,則剩餘的節點則會造成記憶的保存。
    • 在此過程中記憶沒有轉移的問題,因為它可以產生很多的節點
  • 當初提出SCT的原因之一,是因為海馬迴細胞數量有限
    • 如海馬迴不退出,則無法處理新的資訊
    • 一個老舊的記憶擁有太多的節點,則彼此之間的保存與處理可能不對等
  • 目前沒有任何證據可以支持SCT或者MTT的問題
  • SCT中有記憶轉移的現象,有些學者認為這個轉化的過程睡眠進行
    • 腦區與海馬迴的聯結增強
    • 海馬迴強化腦區間的連結(準備進入久遠記憶)
基模促進記憶穩固
  • Tse et al(2007, 2011)發現一旦學習形成一個schema後,可以快速地進行系統固化。
    • 這會造成海馬迴可以快速退出,並且完成記憶穩固的系統。
  • 這個概念建議使用大架構協助記憶歸納與整理,可提升學習效率。
認知基模在記憶系統中的淚化與調適
  • 當我們學東西時會持續將之與新的東西重組,並且將之成為一般性的知識
小結
  • 記憶為何不收錄時就穩固,或者直接永久穩固?
    • 使之有機會可以調整、操弄以決定記憶是否被保留
    • 使新舊的記憶有機會可以整合、歸類
    • 長期記憶中有組織的記憶較能被提取
  • 快速收錄與緩慢歸類
    • 海馬與皮質分布之間的關係
    • 避免二個歷程相互干擾
結論
  • 學習記憶的研究早期以本身的訓練出發,勇於接受其他訓練相應的可能性(哲學連接生理;醫學連接心理等)
    • 他們對於機制採取明顯的化約取向
    • 對於議題採取多面向與多層次的證據支持
      • 目前仍需重新接回、保留的特質
問題
  • SCT與MTT多半是針對陳述記憶而來。如為動作記憶,是否有相同的結構? 是否會轉移到皮質? 或者轉移到其他地方?
  • 也可以自己想一個有意義的問題,並且思考整合之。
(後續的東西參考PPT與教科書可補充之)

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