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.10.16 討論紀錄 about網球與OT-APST介紹

        本次討論之重點圍繞碩士班課程超過預期的部分,以及目前所遇到之困難,目前相關的問題有二:其中一個是關於網球練習的想法與瓶頸,另外一個則是撰寫OP-APST介紹文的內容細節問題。

        關於OT-APST介紹文:對於內容仍需掌握欲表達之重點,此可依循撰寫對象而窺知一二,本次讀者設定為臨床治療師,目的為使臨床治療師可了解此工具的特色與優劣,因應此條件內容可作之調整有三:一是免去大眾化的說明,必要時可以專有名詞解釋,並以臨床需求為導向的描述狀況與範例,應能更符合以治療師為對象之說明。二是統一文中所使用的名詞解釋,並加強與理論背景之結合,應能提升對測驗項目之編排、設計之原因。三是對於項目描述仍需與施測手冊有所區別,於此之描述應大致了解施測狀況、其意義與概念,並且佐以評分原則即可,不需過度贅述。目前將以此方向修改內容,並且繼續完成後續部分。
         關於學習瓶頸部分,對於事情判讀的方式有二,一種為著重於過程,另一種是著重於結果,無論此判讀來自於內心或者來自於外界回饋,但採用哪種模式判讀仍須回歸到原始目的,如練習網球之目標為建立生活習慣以及強化體能,因此對於球場上之表現,其審視標準可稍微放寬(但不至於無所要求)。此外,亦須掌握到達成條件與所需投入之成本,如為必經之過程或者短期內無法達成之要求(換言之,他人過往之歲月精華),則應接受此限制,持續處利並於投入過程中尋求進步,亦可利用其他方式協助,包含與老師、同學溝通請教,或者以攝影方式協助掌握自己問題等等方式。
        總結而言,對事情分寸之拿捏,仍回歸到原始目的與重點,可先判斷事物重要性,以及投入所需之門檻與短期內是否可行,並切受如若無法強求之限制,並於有限的條件中力求進展,並持之以恆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