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.05.15 討論紀錄

關於 C-DVT & C-SDMT

  • Responsiveness & MID 易受到 practice effect 影響,應如何排除?
    • 相關研究較少提及 practice effect 之影響
    • C-DVT & C-SDMT 之 practice effect (d) <0.2,且測量間隔僅1周,如延長測量時間練習效應應下降
    • 儘管此顯示練習效應不高,但仍會影響測量結果
      • 續思考有無其它方法可改善練習效應之問題?
  • 追蹤研究需篩選並追蹤病人,造成樣本不易累積,如何克服?
    • 因認知功能轉變不易發生,欲測量 responsiveness 或可收急性住院之個案,於入院及出院各評估一次,或可更清楚呈現差異
    • 技術面且可行且有意義
      • 可與臨床建立良好合作關係
      • 可考慮是否有助理協助
      • 考慮可擴充收案醫院
      • 需長時間投入收案作業,累積相關處理經驗及效率是有意義的過程
    • 仍需更清楚考慮研究目的、設計及價值,及如何改善品質

關於 C-PDT
  • 研究設計方面
    • 擬研究最適測量回數、練習效應、生態效度、同時效度
    • 方法採用三次重複施測,每次施測重複測驗5回
      • 此測驗5回取3回分析之方法,與實際測驗3回是否存在差異?(p.s 1)
        • 由於此工具練習效應甚微,故此二方法之差異應微小
    • 同時效度驗證之工具為電腦版或原始工具?
      • 擬比較原始測量工具,因其實證資料較多且廣為應用
    • 續完成更詳盡之研究設計細節,包含:
      • 研究流程規劃及安排
        • 疲勞、情緒反應等問題
        • 休息時間及間隔規劃
          • 可先找正常人測試,探索合適作法
      • 續思考其它可能
        • 更佳之研究設計
        • 更有創新性、價值及可行性之研究

關於電腦化交替性注意力測驗
  • 續思考其研究內容及方向,並與上述計畫整併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思考方向及脈絡建議
  • 可從理論及實務層面著手
    • 理論涵蓋之所有心理計量特性 (bottom-up)
    • 實務應用目的所需之心理計量特性 (top-down)
      • 實務應用可參考其它工具驗證之應用性
關於OT-APST
  • 主要面臨瓶頸有三
    • 視知覺損傷個案來源
    • 顯著天花板效應
      • 同上資料,住院病人相較於門診病人之天花板效應明顯下降,但仍有40%左右,顯示其臨床可用性仍受限
    • 缺乏黃金效標
      • The Ontario Society of Occupational Therapists (OSOT)為深入評估之工具,且其內容與 OT-APST相似度甚高,然測量時間需90分鐘,或可考慮作為對照
        • Dr.Cooke評論此工具施測時間過長、未包含所有視知覺損傷建構且缺乏效度實證資訊
          • OSOT測量之建構包含:Sensation, scanning, apraxia, body awareness, spatial relations, visual agnosia
            • 深入了解後可發現,OSOT 之 body scheme 項目以木製人形拼圖方式進行; apraxia 則以通過環圈之方式進行(受限於動作計畫及動作功能影響); spatial relations 以 peg boards方式測驗,只測量二度空間之功能; agnosia則以九種圖形配進行,與實際物體辨認有所出入
          • OSOT現有之實證基礎有限:
            • internal consistency
            • inter-rater reliability
            • discriminative validity
            • ecological validity
          • OSOT不確定台灣是否得以取得,該工具費用為高昂($859),且實證基礎不足作為黃金效標恐有疑慮。 (2014.05.19)
  • 總結以上
    • 儘管住院病人被檢測出視知覺功能之比例較高,但天花板效應仍顯著,仍懷疑此工具之可用性
    • 可深入了解 OSOT之施測內容、工具可取得性及實證基礎,以便了解其測驗架構及工具設計,如有必要或可提供調整 OT-APST之概念
    • 關於 OT-APST之研究設計仍缺乏明確目標及價值 (創新、價值及可行性)
      • 續思考並規劃之
  • 補充
    • 數字資料呈現,需考慮讀者之觀感
      • excel表單呈現,可調整設定為小數點後2位即可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(p.s 1)研究設計討論

研究設計的方法有二:

一、重複測量設計
  • 數名受試者以1周為間隔,重複測量數次,每次均測量5回電腦化記憶力測驗
  • 資料分析時分別比較取3回或者取5回之測量誤差大小,以決定最佳測量回數
  • 以數次不同時間點之測量結果,建立其練習效應之關係
二、多組重複測量設計
  • 將受試者分為1次組、2次組、3次組...,並以一周為間隔重複測量數次,每次測量回數依其組別而定
  • 資料分析時比較不同組間之測量誤差大小,以決定最佳測量回數
  • 以數次不同時間點之測量結果,建議其練習效應之關係
優劣分析
  • 方法一簡單可行,無需太多受試者,然需考量方法一及方法二之測量是否相等,即測量5次取其中3次計算,及實際上只收3次之結果是否有所差異? 所得結果是否得以類推?
  • 方法二所需受試者人數多,可直接取得該族群之資料,然個案來源及收案時間可能造成執行上之困境。
問題討論: 方法一之分析方式,從5次中提取3次,其性質與方法二的3次組之差異?
  • 差異來源:欲分析之特質為MDC及練習效應
    • "MDC = 1.96 x  Standard Deviation from the 1st test x (square root of (1-ICC)) x square root of 2"
      • 顯示MDC受SD、ICC數值影響
    • 練習效應以效果值方式計算,故與平均值及標準差相關
  • 假設
    • 個案能力沒有改變
    • 練習效應存在,隨絕對操作(實際操作測驗之次數)上升,並於一定次數後達穩定
  • 推論
    • 穩定性
      • 依中央極限定理,如抽樣分配之變異數較小,平均多次測量結果可降低隨機測量誤差
      • 測量回數多,絕對操作次數多,如練習效應趨近穩定,造成資料變異減少;測量回數少,絕對操作次數少,如練習效應初期,造成資料變異較大
    • MDC
      • 方法一之T2及T3資料,二方法之絕對測量次數不同:
      • 方法一之絕對測量次數較多,假定練習效應趨於穩定,二次測量結果較為穩定(ICC↑),致使MDC↓
      • 方法二之絕對測量次數較少,假定練習效應初期,二次測量結果較不穩定( ICC↓),致使MDC↑
      • 故使用方法一估計MDC,可能低估測量誤差
    • 練習效應
      • 方法一之絕對測量次數較多,假設趨於穩定,造成平均值差異小、練習效應小
      • 方法二之絕對測量次數較少,假設練習效應初期,造成平均值差異大,練習效應大
      • 使用方法一估計練習效應,可能低估之
  • 結論
    • MDC部分可用方法一估計之,然可能低估測量誤差為限制。
    • 如以方法一確立測量次數,其練習效應之影響可能被低估。
  • 補充
    • 然此工具練習效應甚微,故無需考量上述問題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