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作課紀錄

口頭報告 & 投影片 -- OT-APST 介紹
  • 介紹部分之投影片字數較多,且提及次量表但未說內容,令人難以深入。
    • 將OT-APST之特色獨立成頁。
    • 將次量表之圖表調整至介紹下方,可直接連結次量表名稱。
  • 英文姓名部分,Shih-Chieh Lee 或者 Lee, Shih Chieh 二種描述方式。
    • 原寫法 (Shih Chieh, Lee) 使姓、名顛倒,應注意。
    • Shih-Chieh Lee or Shih-chieh Lee 均為可以的用法
      • "-"為連字號,用以連接二個字組形成一個字語,可避免誤解為middle name的困擾
      • 大小寫的差異為便於區分字及發音之考量
        • 另外也存有ShihChieh Lee的可能性,雖可避免middle name的誤解,但不利於字的區分以及發音
  • 投影片之文字可簡化為片語,如該投影片少有文字則可自備摘要節錄,自我提醒該投影片之重點。
  • 文字較多時,亦可善用 pointer 點出目前討論之內容段落,有助於聽眾整合投影片及報告資訊,以利理解。
  • 口語表達部分,可先擬稿而記憶之,然熟練後報告內容較不自然;進一步可練習用自己的話簡潔描述欲傳達之概念,使口語表達自然、流暢。
    • 此建立於欲表達概念清晰、明確之前提。

文字內容  -- OT-APST 介紹
  • 需定位讀者之屬性及特質,並預設讀者之需求及問題。
    • 本次撰寫之中文介紹定位為給臨床人員閱讀之簡介,使讀者可迅速了解OT-APST測驗方式及內容。
  • 需定位本文之性質,以利了解其格式及描述方式。
    • 本文性質為簡介,應清楚傳達測驗概念及內容,並有較多空間可闡述。
      • 相較之下,論文性質則應更簡短說明工具之應用,而研究計畫之工具介紹則可再強調其它重點。
  • 內文結構不一致,造成難以連貫、資訊搜尋不易。
    • 可採用條列方式,陳述不同要點如測驗內容、施測方式、替代方法等,以利讀者搜尋所需資訊。
    • 計分方式可更精簡,此內容尚過於繁瑣,仍較靠近施測手冊。
    • 內文部分可提及下列內容,有利於臨床人員與應用連結,並可減少評分說明。
      • 測驗建構(特質)
      • 測驗工具
      • 施測情境
      • 替代方法
  • 中文撰寫須注意主詞、名詞之明確性 & 可讀性 
    • 省略或者不明、需猶豫思考之主詞,可能增加讀者誤解或處理之時間。即便重複或者增加字數,也應清楚說明減少讀者疑慮。
    • 除注意語句主詞須明確外,亦須注意過長的句子,主詞是否被轉移或者抽換,造成概念不連貫之情況
    • 如本次所寫之社會圖像 (social scheme)即是一個可省略的例子,即便在心理學中基模(schema)並非新的知識,但由於中文翻譯無論「基模」或者「圖像」均不易讓人直接理解內容,考量大家可能不熟悉且此處並非主要名詞,應考慮省略以免混亂
    • 本文前一個版本之前言部分原解釋社會認知之概念及影響,後提及分類與架構,造成前後主詞、重點不連貫之情況。故本次修改為內容,著重於概念之內涵,以減少此問題。
    • 須注意字面上的意思是否容易解讀,或者過於聞言、專業而不利於讀者親近。
      • 如前一版本之社會知覺部分定義為「辨識社交情境、角色及彼此關係,結合語言及非語言提示,並引導社交互動行為產生之能力」
        1. 彼此關係:可更精確描述,為個體與互動對象之關係,或者個體與互動對象之親疏關係,等等。
        2. 結合語言及非語言提示,此部分主題不夠明確,且不易理解如何整合此二資訊,故可修改為察覺、接收語言及非語言之資訊,進而判斷社交情境
         3. 引導社交互動行為之產生,主詞不夠明確,整體句子過長且用詞模糊
  • 善用句號解決段落過長之問題
    • 中文描述亦須使文字流暢度、脈絡分明,對於概念之斷點,應使用句號區隔之。
  • 目的、意圖性的描述,應與內文相符合(以免誤解)
    • 本文前一個版本描述「...故整合之社會認知架構有其必要性」,此描述方法易使讀者認為本文欲整理社會認知架構,然實質上非本文目的
  • 撰寫過程中仍須可使用「的」,以免全文均使用「之」的情況。
  • 引用或者標記
    • 避免使用某人、他人提及方式描述,應直接標記來源或者由誰說了甚麼話(或基於怎樣的考量而引用此資料
文字內容 -- 社會認知架構 & 內容
  • 「背後」及「心理過程」為不適當或語意不清之用法
    • 可改用大腦活化、認知過程等名詞代替
    • 英文可用 underline 描述,但中文的語意甚為弔詭而須調整
  • 前言部分缺重點分算且結構不明確
    • 缺乏重要性之描述,未能充分說明社會認知的重要性
    • 缺乏引用架構之理由,未能說服讀者此架構可信且具價值
      • 或可從團隊規模、專家類型與代表性、過程內容之嚴謹度、後續研究引用之狀況等方面描述
    • 缺乏明確結構,內容分散於各處
      • 撰寫前需掌握所有欲表達之概念重點
      • 掌握一個段落一個重點之撰寫原則
      • 使用主題句以描述段落內之重點
        • 意圖為閱讀主題句可畫龍點睛
        • 目前的寫法須完整閱讀段落方能掌握要點
      • 結尾處須與主題句呼應
        • 如開頭介紹電腦化測驗之優點包含迅速、精確、利於整理等優點
        • 內容描述各特質之具體內容和舉例說明
        • 結尾收斂且與主題句呼應,可提及基於上述特點,電腦化測驗為未來之發展趨勢
      • 如為介紹,可調整重點排列順序,以利讀者閱讀
        • 如定義、重要性、評估方式、既往不足、研究目的
      • 注意內容之連貫性
        • 本次撰寫呈現概念似相連,但用詞非連貫之狀況,不利閱讀
      • 專有名詞及技術名詞的排序問題
        • 專有名詞若未能充分說明,造成讀者不易理解而脫節
          • 如心智推理部分直接從定義跳躍到測量方法
          • 對於概念到測量之間的轉折「現實經驗」未充分說明,不易理解
          • 未充分說明過去的測量方法及具體內容,使用自此描述測量概念轉折,過於跳躍不易理解
        • 預期讀者可能不解之處,充分說明之,使讀者可跟著內文理解
        • 概念性與技術性描述須有所區隔,概念性優先,必要時才提技術面
  • 句子過長而不易區分
    • 個別概念使用明確短句描述之
    • 短句後務必以句號區分之
      • 至多 2 - 3 行需完結一個句子,以免過長影響閱讀
  • 主詞動詞分配之考量
    • 訴求為概念清楚明確
    • 必要時可用詞性分析協助理解
  • 研究題材與方法

通用原則
  • 如為工具發展合併信效度驗證之論文,其工具介紹應列於方法或者結果處?
    • 因發展階段之成果為最終版之評估工具,故應列於研究結果處,方法處無須或者簡單提及使用此工具即可。
  • 技術名詞使得者不易理解,原則為「寫到哪使人懂到哪」 
    • 將技術名詞之概念與實際測量之內容整合,成為讀者可簡易理解之論述。
      • yes/no recording in engagement assessment => the client participate or not?
      • numeric recording in engagement assessment => the level of participation?
  • 論文討論處不宜引用新的資料(或結果),所有討論之內容建立於結果之資料。
    • 故欲增加新的討論議題,則須於前言、方法、結果處補上相對應之內容,使整體論文銜接無礙。
  • 任何研究均有限制,但非核心方法之缺陷(此缺陷應於設計時予以補強)
    • 若真有核心方法之缺陷,策略上應避免主動提及,或修改研究方法(於可彌補範圍)
    • 選用之收入/排除條件乃至評估工具應有其考量,而避免於研究限制處批評此選用工具之缺陷,造成論文價值及可信度貶損。
    • 研究限制應具體明確,提醒讀者(如臨床工作者)了解此研究結果類推、應用之可能問題及注意事項,如樣本代表性、適用族群等。
  • 論文內容之階段,影響該文說明之精緻程度,此亦與選擇投稿期刊相關。
    • 初發展之工具應清楚說明,故考量避免文字限制過多之期刊。
  • 前言部分提及的概念,須於後續的方法中得以驗證
    • 如隨機測量誤差概念,通常於再測信度中驗證,如欲與施測者信度結合,則須說明其具體內容與連結處
  • 說服力的要素:理論
    • 理論基礎:需有充分的理論架構,並且優於既存的其它理論,使人可相信依賴之
    • 實證基礎:如有驗證理論之文獻,可佐證理論之可信度
  • 評論的內容可分為
    • 純粹提問
    • 建設性提議:盡量照做,如有疑慮則說明並且部分完成之
  • 即便文中已提及部分概念,但面對提問仍須客氣並且重新澄清之
  • 對結果之影響可進行後續分析
    • 分開討論特別影響的結果
    • 總結評量其整體效應
  • 反應性的概念可分為內在與外在二種
    • internal : 比較前後測之差異程度,並參考效果值呈現,表工具可偵測的差異大小
    • external : 比較前後變化與其他工具之相關,如與主觀感受自陳量表之關聯,可推測 MID,呈現其價值與意義
    • 主觀與客觀為另外一種分類的方式
  • 對等 & 呼應
    • 如段落中提及二個以上的概念,則概念之間應對等並且相互呼應
      • 如A和B二個評估工具均以前、後測的變化進行外在反應性分析,則在結果與討論處,A和B都應以前、後測之變化為討論重點[對等],並且解釋此結果對評估工具之心理計量特性的意義[呼應主題]
  • 句子段落應完整且明確
    • 主詞應盡量維持不變,以確保文章段落間之連貫。如因特殊考量而需替換主詞,則應強調或充分說明之,以減少讀者之疑慮
    • 注意句型中的主詞、動詞陳列是否合宜
      • 過多的名詞容易造成閱讀不易,也難以掌握重點
      • 宜考慮使用明確主詞、動詞陳述之
    • 相同的詞彙在全文中應統一且一致
      • 避免相同詞彙轉換詞性,影響閱讀連貫性
        • 如評估、施測、測驗等詞彙容易有此現象(中英皆然)
      • 重要的關鍵詞彙全文仍應通用
        • 但是可用更白話、淺白的方式定義說明,使讀者易於理解。
        • 解釋用的詞彙可能與關鍵詞相似,但因只出現在解釋處,故不成問題。
  • Top-down
    • 概念陳述應有階層差異,並且由高到低層層展開,以利讀者理解脈絡,並能掌握重點
      • 如欲說明二變項之間相關性甚低的原因之一為採用前、後測之變化進行分析所,增加變項之間的變異性,進而造成相關性降低。這是bottom-up的寫法。
      • 二變項之相關性甚低的原因之一為相關弱化,為受到測量誤差影響,造成變項之間相關性下降的狀況。由於我們採用評估工具之前、後測差異進行相關性分析,因此變項同時包含前、後測之測量誤差,影響評估之精確性,進而可能造成相關弱化。這是較top-down的描述。
  • 結論與應用
    • 經廣泛討論後,仍須有總結以利了解作者立場。
    • 如能提供相關應用的資訊,以及限制,有利於增加讀者之視野。
  • 立場恆定
    • 作者之立場應恆定並且連續,同意與反對之意見及理由應充分說明,避免表面同意而實際上則否的情況
      • 人各有立場,且難明確證實是非對錯。故遇不同於自己的立場,如有其道理則可接受之,以拓展自己的觀點
  • 圖片引用及修改
    • 書與論文之圖片均具版權,故引用及修改均需註記來源
      • 引用原圖須經原作者同意授權方可使用
      • 修改應標記來源,但相對較為寬鬆
  • 圖表應用
    • 圖、表為概念說明之利器(掌握讀者閱讀之偏好,必著重於摘要、圖、表之內容)
    • 同樣的圖表應包含層次差異,使得主各取所需
      • 內行:彙整良好、資訊充分,具有實用價值等
      • 外行:易於理解、一看即懂
    • 重複修改圖、表是為讓人更容易理解
  • 名詞翻譯與應用
    • 翻譯應以「概念」表達最為優先
      • 其次是「語意」翻譯
        • 再來才是「字面」的轉換
    • 為減少翻譯過程中造成之落差,宜中英並列呈現之
    • 應考慮翻譯用詞給閱讀者的感受
      • 如bias可能翻譯為偏差、偏見、偏好等等,但偏差或者偏見就有負面意涵
    • 宜清楚掌握相關定義,擇最理想之對應詞彙描述之
  • 版本差異的引用原則(若有多個版本)
    • 新的版本為佳
      • 唯考慮新版本通用性不足,或者剛出版而鮮少人接觸,可考慮引用舊版本,但充分說明原因
  • 舉例及補充說明原則
    • 使用相同的例子:介紹相似概念的時候使用相同的例子,可增加閱讀流暢度與熟悉度,更易於讀者理解
    • 舉例與概念的架構對等:概念的陳述與範例的引用須符合文章段落的架構
      • 舉例的概念需能與主要描述句連結(若否,則會讓讀者感到困惑、徒增困擾)
    • 括號內補充概念:可以括號方式,協助讀者將概念與實例結合
      • 專有名詞可用特殊符號標記:以利讀者區分普通名詞與專有名詞的差異
  • 舉例說明之限制
    • 舉例說明可使讀者更容易了解概念
      • 但也可能造成概念局限於所舉的例子,特別是實際狀況非常多時
    • 例子增加未必可充分理解作者欲表達之概念
      • 宜依目的而提供相關的描述
    • 如次項目的內容重要,應兼顧完整性而充分列出(無論長短)
      • 例如Strange Stories測驗的12種情境
  • 理論與實務取向
    • 因應主題而緊扣之:相同方法,可從理論方面解讀,也可從實務意義切入,應呼應主要目的而調整之
  • 非主要目標可不呈現於摘要
    • 作者應決定摘要陳列那些內容
      • 如非主要內容,可視狀況省略
      • 如提及該重點,則應有相對應之結果呈現
  • 解釋數據變化之意義(相較於數字本身重要)
    • 僅提供數字卻不提供相對應解釋,不易了解數據變化之意義
    • 亦可提供顯著性或應用方的考量,使讀者亦於理解
  • 文章陳述句子應完整
    • 包含主詞、動詞、受詞之明確性,使讀者可以充分明確了解作者欲表達的意思
    • 作者之立意或目的應該明確點出,避免只說出原因而沒有說出結論之處
    • 重點須盡早出現,讓讀者可一目了然而掌握重點
  • 段落結構應明確,概念應完整且一致
    • 段落重點由作者自行判斷之
    • 符合重點之內容可整合在一起
      • 不符合之重點可考慮另起段落
    • 如有包含但不等於之狀況,應清楚陳述之(如高階心智推理包含幽默、諷刺、暗示,但不僅止於此)
    • 不同文章的架構要求有所不同,如自由度較高(如博論),則應維持穩定一致的結構
      • 段落結構應自大而小,並且層層限縮、凝聚焦點
        • 避免大小議題交替出現,造成不易理解、概念模糊
  • 描述優劣之判斷方法(閱讀性、清晰程度、重要性)
    • 試著移除這句話看看
      • 如移除這句話,是否影響語意的解讀?
      • 如刪除某些詞彙,是否影響句子的解讀?
      • 如抽換詞面,是否影響句子的解讀?
    • 任二句話是否相互解釋?
      • 如彼此互相解釋,並且了無新意,則可移除之
  • 非英文字源應解釋之
    • 如單字非常見英文單字,宜說明其字源及概念,以利讀者理解
  • 整句引用
    • 若引用資料之翻譯無法充分、不易理解,可直接引用全文並且註明出處
  • 標點符號應用
    • 不使用引號作為強調凸顯之用
  • 概念性描述&特定性描述
    • 概念性描述為通用概念,替換主詞等等可舉得類似的結果,換言之,是不需進行研究即可推測的優劣利弊。
    • 特定性描述為研究結果及其解釋,相較於概念性描述為侷限且對象特定,但視為研究之價值所在(因具體投入時間而取得的資訊)
  • MDC & MID
    • MDC是判斷評估工具隨機測量誤差大小的指標,可藉由SEM計算而得
    • MID是解讀評估之臨床意義的指標,通常為評估結果與個案(或臨床人員)自陳之主觀感受或黃金效標之相關。屬於主觀的判斷指標。
  • 討論議題 OR 研究限制?
    • 討論議題:作者應各陳述該議題的利弊,使讀者充分了解其優劣分析,進而能參與討論並且做出選擇
    • 研議限制:為研究設計上的不足之處,作者應忠實呈現研究限制以免結果被過度解釋(誤導、誇大)
  • 功能性描述
    • 介紹概念或工具時,優先說明其功能與意義,方便讀者掌握脈絡
      • 例如這邊有一個工具,是依據省力原則設計,並且使用符合人體工學的握把設計,讓使用者在敲打釘子時可以事半功倍,這是一把設計良好的槌子。
        • 這把槌子...(以下略)
口頭報告

  • 降低講話的速度,想清楚要表達的概念
    • 避免把各種動詞加上-ing
    • 避免把各種名詞加上複數結果(phases)
  • 文法的修正
    • thinking => though
    • every where and all the time
  • 加強發音的強調之處
    • 例如represen/ta/tion, attri/bu/tion
  • 強調易於混淆的發音
    • 例如can & can't
  • 避免使用一些贅字填充空間
    • 例如some, something (有隨意、不重要之意涵)
  • 以最適當的方式呈現概念
    • 清楚說明要表達的概念,可用文字標記
    • 如出現圖片,則需有時間讓聽眾思考,並且充分解說
      • 放著不說會造成干擾

補充紀錄
  • 自我觀點片面,往往於自己的角度看事情(建立於過往的知識經驗基礎)
  • 看到不同而成立的論述,應接受之。廣納他人的意見(片面觀點),以補全面性。
  • 撰寫研究方法的優劣分析時,應注意:
    • 該方法本身的優劣:包含該方法與其它等價方法之優劣比較(優點是否為獨有特色)
    • 實際應用時調整的優劣
    • 若為執行方法的缺失,則可列入研究的limitations
  • 使用母語撰寫之目標:「讓作者用自己的方式陳述之」
    • 如參考太多資料,則影響描述之內容與品質,不易凸顯重點
      • 因此,當資料收集齊全後,作者應獨力完成相關論述,以確保該內容之品質以及本身瞭解程度
    • 不要寫出自己看不懂的東西!
    • 已經統整完成的概念,應使用穩定且一致的名詞
      • 如遇到更好的解釋,才進一步更改調整
  • 驗證工具之心理計量特性 ≠ 驗證理論
    • 驗證理論使用評估工具,以建立理論間概念之關係
    • 評估工具之心理計量特性為工具測量之穩定程度,或其測量到欲測量特質的程度
    • 雖二者均牽扯到評估工具分數的解釋,但是著眼點(主詞)不同,故解釋上亦有所差異(換言之,解釋評估結果時應同時考量理論基礎與評估工具之元素
  • 回覆response letter時,應明確表達作者之立場
    • 作者可明確回答是否接納reviewer的意見
    • 若接受,作者需說明修改之處
    • 若不接受,作者須充分說明不接受之原因(該原因說服力之強弱),評判標準包含
      • 是否能說服自己
      • 是否容易說服他人
      • 有多少證據支持
      • 目前學術對此議題的態度為何等
    • 若問題明確而無法彌補,則應標記於限制中
  • Responsiveness、floor & ceiling effect, and SE
    • 使用Rasch分析可使SE減少,能更精準的區分受試者表現,因而提升responsiveness
      • 也會影響floor & ceiling effect,但類似間接產物,而非主要影響responsiveness的原因
  • 資訊的必要性(以評估工具為例)
    • 工具的知名度:是否為世界通用、常用的工具? 是否已經被廣泛使用而大家一目了然?
    • 工具的版本差異:該工具是否有語言及文化差異(版本)? 
      • 版本間的差異來自於何處?
        • 內容的差異?
        • 名稱的差異?
    • 他人對此工具的熟悉程度:此工具是否複雜? 是否看到名稱就知道內容有哪些向度? 這些向度是否名符其實而易於理解? 等
    • 如有上述狀況,應適度補充工具及使用版本的資訊
  • 對於次級資料分析(secondary data analysis)
    • 優點
      • 樣本數多、資料量大
      • 反應臨床現實狀況
      • 可用於驗證並修改理論架構
    • 壞處
      • 木已成舟,僅能就現有資料分析
      • 難免淪為操弄資料之嫌
    • 注意事項
      • 抽樣:需特別注意納入條件,以避免茫茫資料海中撈到偏頗的樣本
      • 樣本:須明確描述樣本特質,使讀者可理解此資料建立在怎麼樣的樣本上,以及適用的族群
  • ceiling effect和ICC未必相關!
    • 若工具有ceiling effect,則會造成測驗結果的標準差下降
      • 標準差下降將造成分數變化的差異被放大,因此SD下降反而會降低ICC
        • SD大則ICC可能被高估
  • 練習效應
    • 練習效應的型態以及大小,是成效評估工具優劣的指標之一
    • 評判練習效應的方向包含
      • 練習效應的大小?
      • 練習效應的型態(遞減? 遞增? 一定程度之後增加或減少?)
      • 如何減少練習效應?
        • 大量練習是否可減少練習效應?
        • 大量練習需要多少時間可以達成?
  • 焦點團體(expert focus group)
    • 主要目標為盡可能收集不同面向的資訊(意見),但沒有限制要達成共識
  • 測驗發展之修改版本命名
    • 可修改一次更換一次名稱,以利了解版本的變化及沿革
    • 或使用修改版 & 最終版的方式,清楚描述修改過程與產物
  • 選擇性注意力(selective attention)
    • 早期選擇理論(early-selection theory) & 晚期選擇理論(late-selection theory)
      • 差別在於選擇發生於資訊辨認之前或者之後\
  • 說明之詞彙選用
    • 宜選擇具體明確又不過於侷限的方式陳述
      • 概化性:為概念性的描述,包含多種特性而可能泛指個體的族群,或者具有相同、相異特性的個體。如神奇寶貝、數碼寶貝,因具有諸多不同類型,而可能有更多的次分項。
      • 侷限性:特指單一的人、事件、物品,具高度的針對性,不易類推或者與其它概念連結者。 例如皮卡丘、阿斯拉等。
  • 傾向分數(propensity score):在不同共變條件下接受治療的機率,常以logistic regression的方式計算而得,是一種條件機率。
    • 可用於回顧型研究(例如病歷研究)之應用
      • 以統計的方式控制實驗組與對照組之間的差異
        • 這件事情在實驗型研究中以隨機雙盲的方式處理,即個體接受治療的機率應為0.5
    • Regression
      • Linear regression:估計的y範圍介於正負無窮大,可以為任意數值。
      • Logistic regression:估計的y範圍介於0-1之間,實際上是一種機率的陳述。
        • 如設定切截分數,則可將回歸的結果變成名義變項而有後續的應用
          pop.=population;samp.=samples;G.A & G.B=Group A & B;p & q = probability of receiving treatment
    • 計算方式
      • 變項一:接受治療
        • E+:接受治療
        • E-:沒有接受治療
      • 變項二:疾病狀態
        • P+:罹患疾病
        • P-:沒有罹患疾病
      • Propensity score = Prob(E+|covariances)
        • 即考慮影響個案接受治療的因素之後,其接受治療的機率
        • 在此條件下的比較較為合理,雖不及RCT的嚴謹,但優於其它方法
    • 與ANCOVA的差異
      • 我猜測應是分組後的變異來源可能無法配對,如圖
    • 重點摘錄
      • RCT藉由隨機分派的方式,控制實驗組與對照組接受治療的機率均為0.5
      • 若為big data的回顧分析,則配對比較時,應選取接受治療機率較高的組別(至少樣本數量較為充足)
        • 存在一些共變影響其接受治療的機率,例如年齡、嚴重程度或教育程度等
        • 可用logistic regression釐清這些影響接受治療機率的因素
      • 比較的時候不需再用ANCOVA控制變異來源,因為在前面配對治療機率時就已經考慮影響因子
  • 標記理論的提出者
    • 必要時與之交流切磋
    • 注意其概念的來源使解釋(必要時需統一版本)
  • 概念與程序結構須清楚明確
    • 如Theory of mind包含:接收社會資訊,依照自己的立場解讀,進而重現他人的心理狀態
  • 報告的撰寫原則:理應與計畫相互呼應,但實際上計劃可能趕不上變化,故
    • 簡單清楚
    • 結果不肯定處則充分說明之
  • 初稿的結構與取向
    • 重點清楚且明確
    • 次要議題可寫可不寫
  • 圖、表應可獨立閱讀,故互不干涉
    • 文字說明應簡要的描述重點,使讀者可以了解結果及概念
      • 或者是引導讀者從特定角度切入解讀這些資訊
      • 如僅有少量機會,可引用表格的數值;若否,則應以描述性的方式帶過(例如48%=> 將近半數)
  • Results段落
    • 個案基本資料的比較
      • 基本資料陳述
      • 比較方式陳述
    • 比較脈絡需一致
  • "&" 的概念是對等
    • 主要成效與次要成效不應用&,而改以階層方式呈現
  • 因素結構的探討
    • 單純討論因素結構,可用EFA、CFA或者Mokken檢驗其單向度
    • 若要強調interval data的重要性,則可用Rasch將之轉換,此時則用Rasch
      • Rasch的檢驗不單純僅有單向度假設
    • 若彼此檢驗的結果不一致,如何?
      • Rasch好,但是CFA不好?
      • 個案? 或者常態?
      • 檢驗的內容為何?
      • 如何影響?
  • 質性描述的成效評估
    • 例如Brunnstrome Stage是質性描述為主的評估方式
      • 上肢三題、下肢一題,六點計分
    • 未有充分的心理計量特性驗證,且分數點之間的差異甚大
      • 恐怕難以作為良好的成效評估工具
      • 也缺乏量性的轉換與應用價值
    • 如若可以建立interval data的轉換機制,將有良好價值
      • 可提供質性描述
      • 可提供量性資料
      • 簡易且能迅速施測
      • 目前已經普遍應用在臨床
  • Faux Pas字源為法文,指違背社交禮儀、常態的笨拙動作,令人困窘的感受。其原意有錯步(false step、misstep)等意思,並且被廣泛應用在英文中。
    • 究竟Faux Pas的中文翻譯?  或許Faux Pas Task來說,失言較為"合適"
      • 失態:言行、舉止不得當,有失身分或不合禮節。如:「酒後失態」
      • 失禮:(1)不合乎禮 ; (2)對人表示禮貌不周的客氣話。
      • 失言:(1)說了不該說的話; (2)食言、失信。
    • 上述三者的包含關係? 我認為:
      • 失態:言、行,令人感生尷尬的感受,但未必違背禮儀。
      • 失禮:違背禮儀的言、行
      • 失言:說錯話,包含令人產生尷尬的感受,或者違背禮儀的話語。
  • 心理計量 & 建構理論: 以predictive validity為例
    • predictive validity:為評估工具是否能預測受試者未來的表現(效標)
      • 重點為評估工具的測驗結果和不同時間點的效標之相關性
        • 原使用在人事篩選相關的評量上
    • predictor:作為預測未來表現的變項(之一)
      • 可用以預測未來特定表現得變項
        • 或可用R來解釋其重要性或者影響程度(仍須注意1-R的大小)
      • 適當的研究設計與驗證,可作為modeling的過程,釐清建構之間的相關性,以及對不同時間點特定建構的預測因子
    • 在predictive validity的研究中,應避免過分解釋其意義,因:
      • predictive validity僅為不同時間點評估結果之間的相關性
      • predictor則需適當控制(或曰考慮)其它變項,以利更精準的預測未來表現的變項
      • 二者的研究設計與意義不同,應避免混淆而過分解釋(參雜二者的論述)
    • 額外補充:
      • 使用通用性的描述可作為一種策略(保守而避免過分解釋,儘管不明確)
      • 適度的提醒讀者錯誤的路線(即明確列出不當的解釋方法),也是一種可行的策略
  • 主題句與次標題:若段落數超過4(含)以上,則可考慮使用次標題
    • 次標題應明確點出該段落的重點,使讀者一目了然
      • 若不使用次標題,宜使主題句明確清楚,而起到引導、啟示的作用
  • 段落及舉例:每個段落僅包含一個主題;而描述與例子間應具概念或字詞上的連結(理想為二者兼具)
    • 每個段落僅包含一個主軸
      • 如有多種不同的主軸內容,寧願多寫幾個段落也不要混在一起
      • 一切以讀者清楚明確、不容易混淆為主
    • 描述與舉例間應具連結,而連結方式有二:(1)概念性的連結;(2)詞彙上的連結。理想上應二者兼具。
      • 概念的連結:所描述的概念與後續的舉例具有相同的概念,如前面描述與謊言相關的題目,則後面則應能明確看出帶有謊言的句子或者故事。
      • 詞彙的連結:說明和舉例所用的名詞完全一致,使讀者可以從字面上掌握到連貫性。例如前面提及謊言,則後續的舉例就應直接列出「謊言」。
  • 初次或不熟悉出現的名詞:宜加以解釋說明
    • 如為專有名詞,無疑需要充分說明解釋。(篇幅視重要性而調整多寡,重要則多;不重要則可精簡)
    • 如為不常見的名詞,則需要簡易說明(其內容與定義)或解釋(其功能或用途)
  • 隱喻:重點為避免猜測;不明確則埋下猜測的空間,各自解讀的結果總難以相同。
    • 寫作重點應明確清楚,避免令人猜測。 需人猜測者為隱喻。
      • 個體解讀方式各異,且解讀後的結果往往與表達者的意思相去甚遠。
    • 延伸議題:通用 or 具體?
      • 通用性描述:概念性的描述,簡述其功能或者影響的途徑、面向,包含的面相較為廣泛但較不深入,可用於不同情境間的轉換與類推,但是不易具體掌握到觸發的條件或及效果。相當於一條線或者一個面,視廣泛程度及可包含的內容多寡而定。
      • 具體描述:針對特定的個體、狀況或者情境之描述,因其具體明確而能清楚掌握到狀況發生的條件,但也因此不易類推、套用到其它狀況。相當於一個點。
      • 通用與具體之間的轉換
        • 在陳述概念時,得以通用性描述建構概念,搭配具體描述舉例說明。至少包含一個完整概念,以及數個具體案例,可較完整的陳述。
        • 在提供證據時,得以具體描述陳述事實及相關的資訊。
        • 在解釋應用價值時,得以通用性概念建構與用途之連結,如有足夠的強度或信心,則可用具體陳述點出方向;若否,則用通用性描述鋪陳,或者預期可能的效用(但相對意義有限,因虛無飄渺)
  • 圖&表
    • 圖、表及內文應彼此獨立,換言之,要能彼此獨立閱讀。
      • 故詳見表一是不當的用法,應在內文即做出足夠的描述。
      • 內文也可點出圖、表閱讀的重點、面相等,以利讀者閱讀。
    • 圖、表的陳述應明確具體
      • 閱讀過程中圖優於表
    • 圖表的解釋位置:
      • 圖的解釋在圖的下方
      • 表的解釋在表的上方
  • 研究假設的陳述
    • 研究假設的陳述應具有固定結構,並且只抽換其中的名詞(關鍵字)
      • 儘管這樣看起來重複,但相對利於讀者閱讀
      • 假設的內容與結構應一致


思考問題
  • Attributional bias是一種穩定特質(trait),或者是一種能力(ability)或狀態(status)?
    • 如在思覺失調症個案身上,應較類似trait(可能與jumping to conclusion及conclusion closure相關)
    • 不過在我們自己的經驗中,對於事件成因的解讀方式似乎可以透過意識與察覺的方式影響、調節
    • 再續思考、熟悉此議題
  • Theory of mind的結構是否有明確的階段性?
    • 目前model看起來在第一階段像是已經完成,後面只是補充解釋可能發生問題的地方
  • Theory of mind的結構與分類關係? 如加上評估方式,那又如何分類?
    • 就我所知,theory of mind可依內容及複雜程度而有不同的分類方式
      • 內容:依照所推測的內容性質分類
        • cognitive theory of mind:關於他人的想法,如信念、意圖及需求
        • affective theory of mind:關於他人的情感資訊,如情緒及感受
      • 複雜程度:推理之複雜程度,如幾個階層的推理、推理對象的人數等
        • 初階:第二人稱的推理,主要指第一階的錯誤信念偵測
        • 中階:第三人稱的推理,主要指第二階的錯誤信念偵測
        • 高階:較中階更為複雜的推理,可能包含情感及複數對象的推理,如Faux Pas的偵測
    • 需再定義及釐清的問題包含:
      • 高階心智推理的定義:有沒有具體明確的定義,或者相關的描述,以確認高階心智推理包含哪些建構、內容?
      • cognitive & affective ToM及三個階層的關係為何?
        • 是否初階及中階僅包含cognitive ToM?
        • 是否高階就必須要包含cognitive & affective ToM?

留言

張貼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