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/09/25 心理測驗(四) 心理測驗編製流程與題目撰寫(Tests of Vision & Mission)
心理測驗編製流程
[流程]
- Murphy & Davidshofer
- Test construction
- Standardization
- Publication & republication
- Cohen et al.
- Gregory
- Defining the Test:定義目標、測驗建構以及適用對象
- Selecting a Scaling Method:選擇度量化方法(選取分派數字之規則)
- Constructing the items
- Testing the item
- Revising the Test
- Publishing the Test
- 課堂分類(較為繁瑣,可依需求自行整併)
- 目的與對象
- 測量甚麼?
- 適用何人?
- 是否必要?
- 文獻探討
- 理論
- 過去研究
- 相關測驗
- 觀察訪談
- note:
- top-down:從文獻找尋理論基礎而發展
- bottom up:依照實際情境與需求而設計題目
- 界定測驗架構:確立測驗建構與其"定義"
- 測驗內容與定義
- 定義是寫題準則,也是衡量題目優劣之基準
- 清楚的定義,可讓第三者依循此定義而獨立撰寫目
- 考參考Ryff對於well-being的定義
(note:書可使知識連貫;而投影片與授課則可獲得知識的片段) - 測驗也可能來自於經驗(即初始未有理論支持)
- 施測方式與施測者資格
- 個別? 團體? (各有優劣
- 個別可較為多元,可大量觀察受試者之表現;但單位時間能收集的資料有限
- 團體測驗較為單調,無法細緻觀察;但短時間內可獲得龐大資訊
- 測驗分級(Level A,B,C?)
- 測驗有等級及使用者之分(必經的知識與訓練要求)
- 購買測驗時出示購買者資格說明
- 題型、量尺與題數 (是否呼應目標? 施測時間? 成本費用?)
- constructed-response format (recall memory)
- 填充、問答、簡答
- Selected-response format (recognition)
- 選擇、配合、是非
- Selected scaling methods in G
- Rational (internal consistency)
- Empirical (criterion group, FA)
- Rational-Empirical
- 優先決定題數(以定施測時間)
- 撰寫之題目應大於量表所需的題數(但多多少書法不一)
- 複本需要嗎? 從相同定義而來之複測驗
- 將統一定義交付二組編寫題目
- 此二測驗之統計特性(如平均數、標準差)於相同次量表上具相似結果
- 此二測驗之次量表間相關性應相仿
- 複本可用於前後測,避免記憶效應
- 題目撰寫或修改
- 審題
- 質性:文字、語句
- 預試
- 小樣本的測試
- 項目分析
- 大樣本的測試、分析(如IRT)
- 選題
- 信度研究
- 效度研究
- 常模建立
- 指導手冊撰寫與測驗出版(若要出版)
- 後續研究資料累積與測驗編修
*心理測驗之使用,必有其"情境",而非只是"工具"
*心理測驗不僅只於技術層面,而是用在人的身上(避免傷害被測者)
note:
- 性向、興趣測驗於團體解釋尚可接受;
- 有些測驗是否應電腦化仍有多方意見(希望測驗訊息傳達可更精緻,以免受試者受害)
- 如看到他人分數,而評論、標籤化他人
- 這些損害未必是有意為之,但應思索如何避免可預期的危害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