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.112.15 心理測驗(二十) 神經心理測驗
神經心理學
- 心智功能&行為與腦區的關係:探討大腦如何組織和運作社會認知功能、情緒與行為的科學
- 跨專業的科學
神經心理學的起源
- 19世紀中葉開始孕育
- Lesion studies:腦區的損傷與行為表徵的相關,藉由觀察腦區受損的人及其功能與表現而來
-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
- 受傷的士兵發現功能上的損傷(Lesion studies)
- 癲癇的治療
- 如H,M.的雙顳葉切除手術=>海馬迴受損造成記憶形成障礙
- 臨床神經心理學(clinical neuropsychology):知識於臨床的應用
- 探討認知與情緒的神經生物基礎,以及其與疾病的關係
- 心智功能(mental function)
- 智力
- 注意力
- 工作記憶
- 知覺
- 學習與記憶
- 溝語言溝通
- 空間推理
- 應用功能(praxis):如手勢、動作及工具的應用等
- 執行功能(executive function):常見如planning, execute, monitor等
- 問題解決
- 情緒
- 動機
- 社會認知(social cognition):
- 人格(personality)
- 認知神經心理學(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):研究取向,著重於心理歷程背後的腦區
- 知覺心理學、認知心理學、社會心理學...等
- 人工智能
神經心理學檢查
- 診斷,或回答轉介之問題
- 神經心理測驗(neuropsychological test)
- 面談
- 臨床觀察
神經心理學檢查的種類
- Fix approach(Halstead-Retian)
- 每個人都做相同的測驗
- MMPI:具有雄心壯志的發展背景,希望發展一個能一勞永逸且包山包海的測驗,能依據這個測驗結果進行各種疾病的診斷
- Fixed-Flexible approach (Arthur Bendon)
- 為折衷的方法
- State dependent:意識狀態、語言、注意力等 (必須評估)
- Channel dependent:記憶力、執行功能等 (視狀況評估)
- Flexible approach(Luria)
- 不同人做不同的檢查(依照個體需求)
- 施測者需要周全且完整的知識,以決定要測驗那些項目 (人工分類)
大腦的結構
- 大腦皮質(cerebral cortex)
- 負責高層次的感覺、動作與認知功能
- 皮質組織由腦迴(gyrus)和腦溝(sulcus)組成
- 少部分的大腦皮質為committed cortex,掌管較低層次的功能,包含基礎視覺處理、聽覺、觸覺與動作控制
- 大腦皮質主要的部份為association cortex,涉及高層次的功能,包括知覺訊息分析、抽象思考、創造力等等
- 額葉:執行功能與動作表現
- 執行功能包括目標規劃、目標導向的計畫執行以及執行效率監控等
- 產生意圖、形成計畫,並且能夠將行為效果和原本的意圖進行比較,持續對後續的行為進行調整
- Primary motor cortex:負責控制對側身體的動作(90%)
- 左額葉和語言表達有關(Broca area):此種聽得懂但是不會說
- 受損會使過去的已學習或已建立的技能受到影響
- 提取(retrieval)扮演重要的腳色
- 形成conditioning的重要位置
- 抑制功能(inhibition)
- 頂葉:對側之觸覺與本體感覺
- 整合體感覺、視覺及聽覺區域所獲得的資訊
- 頂葉受損造成
- 失去對策身體之感覺
- 造成動作協調能力喪失(construct dyspraxia)之現象
- 左側損傷:無法控制手部畫出正確的方向(apraxia)
- 右側損傷:動作控制沒有問題,但是知覺無法正確判斷
- 顳葉:與嗅覺和記憶相關
- 初級聽覺處理:受損造成偵測短音、聲音定位及聲音區辨之損傷
- 次級聽覺處理(分析複雜聲音與音律結構):左側損傷造成無法理解語音,右側損傷造成無法區辨非語言的聲音
- 長期記憶儲存:海馬迴周邊地區的損傷影響記憶,左側造成無法回憶語言,右側損傷造成無法提取記憶
- 調節身體驅力(攻擊、恐懼、性慾):影響情緒與感受之調節(其實是底下的杏仁核,屬於邊緣系統)
- 枕葉:主要處理視覺系統
- 主要的視覺處理區
- 初級視覺接收
- 高階視覺處理(整合資訊並且賦予意義)
- 枕葉受損可能引起
- 視覺失認症(visual agnosia):難以辨認圖畫、物體或者臉孔
- 視覺失認症尤其和右側枕葉損傷有關,也可能與頂葉或顳葉的損傷相關
- 臉孔失認症(prosopagnosia):臉孔辨認困難
- 物體失認症(object agnosia):無法辨識物體為何
- 大腦側化
- 結構不對秤
- 左腦顳葉較右腦為大
- 左腦灰質較多
- 右腦側溝較多
- 不同功能
- 語言:左腦顳葉較大
- 空間思考:右腦頂葉較大
- 高階智力仍須整體大腦功能的整合與互動
- 皮質下腦區
量化的神經心理測驗
- 標準化(standardization)
- 常模(norm)
- 信度(reliability)
- 效度(validity)
- 步驟
- 選取具代表性的材料作為題目編制測驗
- 選取具代表性的受試者施測,獲得一組代表性的分數
- 求取常模
- 建立信效度驗證
- 針對如何施測訂出規定與施測說明
智力
- 魏氏成人智力量表第三版(中文版)
- Pre-morbid IQ:藉由個案病前的年紀、教育程度與表現,以比較個案功能變化的狀況
- MMSE
- 初步了解受試者認知功能
- 包含
- 時間定向感(temproal orientation knowledge)
- 記憶力
- 注意力
- 空間知覺
- 語言能力
記憶力:語言
- 魏氏記憶量表第三版
- 目的:了解受試者短期記憶與延宕記憶
- 施測:提供一段故事,在故事結束之後立刻作答,以及30分鐘後再作答,以測驗其記憶力
記憶力:非語言
- Benton Visual Reproduction Task (BVRT)
- 目的:了解受試者短期之非語言學習能力
視知覺
- Overlapping figures test:提供多種圖形重疊的圖案,受試者須區辨不同的圖案內容
- 枕葉功能
- Judgement of Line Orientation (JLO)
- 目的:了解受試者視空間知覺能力
- 枕葉、頂葉功能
空間建構
- 3D construction
- 目的:測量受試者視空間建構能力
- 可用樂高或者積木類,測試空間概念
- 枕葉與頂葉功能
語言功能
- Token Test
- 目的:了解基本語言能力
- 有一些形狀積木,以及一張圖譜,由施測者提供指令,觀察受試者對於指令的反應(如XX色的OO放到AA色的BB上)
- 須確保受試者沒有色盲的問題,以及刺激物較為單純
- Visual naming
- 目的:了解受試者命名功能
- 過去研究發現,所有aphasia的個案都無法正確命名物件
- Trail Making Test A & B (TMT)
- 目的:
- A:測量反應時間,需連線1~8,越快越好
- B:測量前額葉功能(mental shifting),在數字與字母之間轉換(1A2B3C4D)
執行功能
- Wisconsin Card Sorting Task (WCST)
- 目的:評估受試者執行功能,了解額葉受損對大腦認知和發展的影響
- 概念形成與心智轉移
- Stroop Test
- 前額葉功能:抑制功能
- Purdue Pedboard
- 目的:料解個案的手工能
- 與小腦及頂葉相關
既有測驗的問題
- 包含多重功能:完成一個任務包含多個不同的功能,造成影響測驗結果的因素不單純
- 難以排除其他功能的影響:設計時僅能把其他能力的要求盡量降低
- 檢查時須注意:
- Fixed-flexible approach
- state dependent (包含意識、語言的能力)
神經心理學於醫學之應用
- 診斷
- 診斷腦部病變的相關位置
- CT & MRI
- 神經行為症候群(neurobehavioral syndromes)
- 協助判斷腦區的損傷
- 早期偵測
- 輕度認知功能損傷(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, MCI)
- 更早期的主觀認知功能損傷偵測
- 區分損傷與非損傷
- 頭部創傷
- 治療方案擬定
- 出院功能的參考
Summary
- 神經心理學是研究腦部與心智功能的相對應關係
- 神經心理測驗是神經心理檢查的一部分,完整的神經心理檢查尚包含(1)診斷及回應轉介之問題(2)神經心理測驗 (3)訪談 (4)行為觀察。
- 神經心理測驗透過量化的測量了解個案的神經心理功能,但仍要注意個案的質性分析結果,如訪談及行為觀察的結果。
- 神經心理測驗的設計原則與心理測驗相仿,但需要特別考慮測驗的功能是否反應的唯一功能(這也是神經心理測驗常見的限制:測驗表現往往包含多種功能,無法完全排除,僅能盡量降低)
- 基於神經心理學的知識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