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 進展紀錄:2015.10.19-2015.10.23
[進展/進度]
關於臉部表情之IRB
[困境想法]
Mentalizing item bank
- 語意( 直觀之行為表現)與意圖的差異:二者其實有差異,但目前的意圖問句無法區分此差異;此外,目前有些題目有這種差異,有些則否。續思考此問題,等待此概念更為清楚之後,可朝向:(1)如何問出二者之差異;以及 (2)如何建構有差異的題目情境。
- 語意(直觀之行為表現 ):直觀的意思或所傳達的資訊,如「我生日那天寵物店會開嗎?」,字面上的意思是詢問寵物店是否會開。
- 意圖:動機或者欲達成的結果,如「我生日那天寵物店會開嗎?」的動機是「暗示我想要寵物當生日禮物」。
- 概念發展的階段與順序:概念發展的順序為意圖、需求然後才是信念,但彼此之間的關係似乎沒有這麼單純。目前發現的問題如下:
- 信念影響個體對他人意圖的解讀:知道或者不知道一些事件影響個體對於他人意圖的判斷,也影響其後續的情緒、感受。
- 推測的動機與對方實際的動機可能不同,而這個動機對他人而言也可以是一種信念(個體認為另外一個個體行為的意義)?
- 需求與信念的差異:需求是什麼? 如解釋為偏好、個體的優先選擇,那是否為另外一種信念(對另外一個個體的瞭解)?
- 或許發展的milestone呈現的是能否區分,但發展完成之後的作用卻是程度之分。這造成概念與難度之間的差異不相符的狀況。
- 進度:初步題目審核完成,接下來將統計目前的題目之數量並且補充不足之處,後找親友填寫測試。
[學習成果]
PASS & SFPASS稿件修改
- 釐清Chi-square, McNear's test與Marginal Homogeneity之差異:
- Chi-square:適用於獨立樣本,將個案分為二分變項。
- McNear's test:適用於相依樣本、將個案分為二分變項 。
- Marginal Homogeneity test:適用於相依樣本、將個案分為二組以上者,可視為McNear's test的延伸。
- 參考資料:http://www.sussex.ac.uk/its/pdfs/SPSS_Exact_Tests_21.pdf
- 以MATLAB執行10,000次之Bootstraps以估計Kazis' effect size與SRM的95%信賴區間
- 概述:目的為產生Kazis' effect size與SRM之95%信賴區間
- 產生隨機亂數,每次產生263筆介於1-263之數字,數字可重複 (with replacement)。
- 依步驟1之結果,自原始資料中抽取個案之作答反應(亂數為1,則抽第1個人的資料;亂數為100,則抽第100個人的資料,以此類推)。
- 依公式計算Kazis' effect size與SRM,並紀錄此結果。
- 重複步驟1-3共10,000次,得到10,000筆Kazis' effect size與SRM之數值。
- 自小而大排序Kazis' effect size與SRM的數值,並且掐頭去尾刪除各2.5% (即保留251-9750位的數值) 。
- 取最大最小值,得95%信賴區間。
- 若MDC相對於滿分之比率與個體層級反應性之影響?
- 問題:懷疑使用MDC是否造成相對於滿分之比率膨脹的狀況(SE差異不大,但因使用MDC而造成較差的結果) ?
- 概述:比較PASS與SFPASS之MDC與SE相對於滿分之比率,發現PASS與SFPASS之MDC相對於滿分之比率差異較大 (0.09 vs. 0.15),但以SE計算則不明顯 (0.03 vs. 0.05),進而懷疑使用MDC計算會造成MDC相對於滿分之比率膨脹。後發現因MDC可視為SE得信耐區間,故比較對象應為1.96*SE,又二者公式只差根號2倍,故推測實際差異有限。但計算後仍發現些許差異,MDC估計相對於滿分得比率仍較使用SE大,或許使用SE估計的方法可得到較好的結果?
- 未來繼續思考的議題:若直接比較IRT的結果與MDC估計的結果,會如何? 那會是什麼東西之間的比較?
- 補充1:PASS與SFPASS之MDC、SE相對於滿分之比率
- MDC是隨機測量誤差的一種指標,其計算方法為1.96*sqrt(2)*SE。
- PASS之MDC(95)為3.2分,相對於總分之比率約為0.09;換算其SE為1.15,相對於滿分之比率約為0.03;1.96倍之SE為2.25,相對於滿分為0.06。
- SFPASS之MDC(95)為2.2分,相對於總分之比率約為0.15;換算其SE為0.79,相對於滿分之比率約為0.05;1.96倍之SE為1.55,相對於滿分為0.10。
- 補充2:MDC與1.96倍SE之公式
- MDC(95) = 1.96*sqrt(2)*SE
- 1.96倍SE = 1.96*SE
[討論結論]
NA
[其他]
凱旋收案進度
- R-SFST
- 修正R-SFST之bug。資料已可正常輸出。
- 下周開始回收R-SFST之資料。
- 四種ToM測驗
- 弦外之音測驗中開玩笑該題,若個案以「那只是比較大的狗」回答「為何A要這麼說?(參考答案為開玩笑)」是否給分? ANS:我認為可給分,但宜記錄個案以這樣的方式回答,以做為我們未來修改的參考。
行為觀察測驗之介紹:關於Facial reader
- Facial reader的基礎為FACS系統:
- 目前已知其可區分social smile, or true smile!
- 可提供情緒種類、強度、個體之arsoual level等資訊(不知道如何辦到的)
- 應用:
- 目前常應用於廣告試驗,或者其他神經心理的研究中。如讓受試者看影片,觀察其情緒並測量其情緒強度以決定哪些廣告的效果較好。
- 也可用於訓練ASD的兒童做出符合FACS的表情;或者訓練他們變認他人表情所代表的情緒。(但是這樣訓練的意義,以及與現實生活的銜接部分可再考慮)
- 標準化:以耳朵等標記定位,且與受試者與攝影機之距離、拍攝角度等有關。提供可參考的motor unit資訊以判讀情緒。
- 文化差異:似乎提到其系統已經建立各文化的常模(他說model),因此沒有文化差異的問題、都可以辨認(但是不知道是否需要選擇模式,或者系統可以自己來)。
- 心理計量特性:似乎沒有這樣的資訊。講者認為這難以驗證(他指出相同的影片重覆分析,結果會相同。這樣算嗎?)
- **若讓個體重複做出對他而言最開心的笑容,重複測量10次,結果是否會相同? 若否,評估結果之比較是否應較為保守呢?
- 補充:
- #有提到ASD小朋友的表情較少、偏向中性。沒有直接回答是否有病人的model,只提到他們可被應用於訓練病人表達或者辨認表情。
- 好像有FaceReader Online可以使用,有空再去瞭解一下其內容。
留言
張貼留言